【本報訊】佔領運動爆發至今持續超過一個月,佔中三子、學界領袖先後被網民起底,採訪的記者更被「五毛」抹黑誣衊,網絡欺凌歪風日盛。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在過去一個月佔中期間,接獲70宗涉網絡欺凌的投訴及查詢,已超越去年全年的48宗。私隱專員蔣任宏指部份網民明顯侵犯他人私隱,或已觸犯法例,提醒公眾守法。
記者:謝明明
自9月底佔中集會開始起,佔中三子、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壹傳媒主席黎智英等相關人士先後被起底,住址及私人電話,甚至家人姓名等個人資料於網上廣傳。
在本月25日採訪藍絲帶活動遇襲的港台女記者王詠妍,事後網上出現偽造無綫新聞訪問王的畫面,誣陷王遇襲是挑釁集會人士所致,引起數以百計市民投訴她。而被指在處理佔中示威執法不公的警員亦被起底。
公署昨表示,在過去三年公署接獲涉及網絡欺凌的投訴及查詢個案激增,由2012年的28宗增至去年的48宗,而截至今年10月27日,投訴及查詢個案更上升至81宗。單是9月28日至10月29日佔領運動一個月期間,公署已收到70宗涉網絡欺凌的投訴及查詢,當中16宗是投訴,其餘54宗是查詢。
侵犯他人私隱或違法
至於該70宗網絡欺凌的投訴及查詢中,有多少宗與佔中有關,公署表示並無進一步資料提供,只稱公署會按程序跟進個案,公署亦拒絕評論近期接連發生的多宗佔中網絡欺凌事件。
蔣任宏昨發表聲明稱,近期社會網絡欺凌之風甚為熾熱,引起公眾關注,「近日佔中事件,牽涉雙方陣營的參與人士,以及警務人員及其家屬都遭網上欺凌的事例,更令問題雪上加霜」。他批評,部份網民明顯嚴重侵犯他人私隱,「在這些個案中,部份網民明顯地公然濫用他人的個人資料,嚴重侵犯他人私隱,這些行為都應予以譴責」。
他提醒公眾網絡欺凌牽涉私隱及法律問題,若涉及收集和使用個人資料,資料收集者須遵從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有關保障資料原則的要求,即個人資料的收集必須與資料使用者的職能和活動有關,收集的手法須合法及公平,如收集個人資料用於刑事恐嚇並不屬合法目的。
同時,資料使用有別當初收集的目的,便須先獲資料當事人同意,否則屬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