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緣 - 邁克

華麗緣 - 邁克

《呼蘭河傳》寫了演戲的環境和聽戲的人,沒有寫戲本身,和張愛玲一頭栽進戲裏夾敍夾議完全不同。可是《華麗緣》進入舞台世界之前,大寫特寫觀眾面貌,那種鬧哄哄倒是不分東南西北春夏秋冬,與蕭紅捕捉的畫面大同小異:「正月裏鄉下照例要做戲。這兩天大家見面的招呼一律都由『吃飯了沒有?』變成了『看戲文去啊?』……惟其因為是一年到頭難得的事,鄉下人越發要做出滿不在乎的樣子。眾口一詞都說今年這班子蹩腳,表示他們眼界高,看戲的經驗豐富。一個個的都帶着懶洋洋冷清清的微笑,兩手攏在袖子裏,惟恐人家當他們是和小孩子們一樣的真心喜歡過年。」
原稿寫於一九四七,是先一年去溫州探望胡蘭成的見聞,那次旅程未完成的小說版《異鄉記》,第九章是鏡子另一面:「對門的一家人家叫了個戲班子到家裏來,晚上在月光底下開鑼演唱起來。不是『的篤班』,是『紹興大戲』。我睡在床上聽着,就像是在那裏做佛事──那音調完全像梵唱。一個單音延長到無限,難得換一個音階。……搬演的都是些『古來戰爭』的事跡,但是那聲音是這樣地蒼涼而從容,簡直像一個老婦人微帶笑容將她身歷的水旱刀兵講給孩子們聽。」《華麗緣》記錄的一台是日戲,「這是我第一次看見舞台上有真的太陽,奇異地覺得非常感動」,後來削減了納進《小團圓》,單獨成了第九章,乍看和前文後理一點關係也沒有,直到最末才將聚光燈照在女主角身上:「在這密點構成的虛線畫面上,只有她這翠藍的一大塊,全是體積,狼犺的在一排排座位中間擠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