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下沒有「理所當然」 - 曾志豪

雨傘下沒有「理所當然」 - 曾志豪

雨傘運動一個月,那晚我在金鐘雨傘廣場講話,望着一片人群傘海、帳篷連營,無限感慨。
同一個地方,一個月前,催煙四起,風聲鶴唳;今天,漫天手機的燈光,伴以音樂和唱。
同一個地方,一個月前,也是萬人舉傘。那時在最前線等候市民的,是防暴警察的胡椒噴霧,以及突如其來的催淚彈。
今天,萬人舉傘,從容不逼,臉帶笑容,享受長久以來,難得的片刻安寧。
套用中央口頭禪,「得來不易」。每個參與運動的人,都能明白當中意思。
但,有人不明白。
我曾在工作崗位,介紹佔領區的秩序,示威者自發執拾垃圾,結果有聽眾回應:「不隨地扔垃圾是理所當然,有何可讚?你不要美化示威者!」
是否美化示威者,大家眼睛雪亮,毋須爭拗;但關於「理所當然」,對不起,佔領運動可以發生任何事,唯獨不會有「理所當然」。
雨傘廣場並非理所當然存在,義工隊不是理所當然為你服務,物資不是理所當然源源不絕,站台嗌咪的「大會人員」不是理所當然風雨不改出現,旺角佔領者不是理所當然對黑惡勢力無畏無懼,銅鑼灣的朋友也不是理所當然在防線收縮的情況下繼續堅持,市民不是理所當然忍受佔領帶來的影響,警察不是理所當然的「光明磊落」,「民情報告」不是理所當然反映民情,杜汶澤們也不是理所當然的甘願被封殺,TVB員工不是理所當然會聯署反抗高層,蜘蛛仔不是理所當然不怕跌死在獅子山下掛標語,愛與和平,不是理所當然一定出現……
「抗命」並不是理所當然的選項,因為你還可以選擇「認命」。
雨傘下甚麼都有,就是不會有,「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