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振聾發聵的歌

一首振聾發聵的歌

在所有的華語歌手中,沒有一個人,比鄭智化對我的影響更大。
他還是飛碟唱片旗下藝人的時候,還在上初中的我給他寫過兩封航空信,和大多數人一樣,我沒有收到任何回覆。那正是他最當紅的時期,一首與他身殘志堅的形象如此吻合的《水手》火遍大江南北,從小眾歌手一躍成為勵志大明星,他只用了一夜的時間。
他唯一一張進入台灣百佳唱片的卻不是收錄《水手》的《私房歌》專輯,而是1991年他在點將唱片發行的第一張唱片《老么的故事》。雖然在我看來,他在可登唱片時期發行的兩張唱片《單身逃亡》和《墮落天使》以及1991年在飛碟發行的《年輕時代》整體上更為優秀,幾乎首首歌都是經典,但是因為無法取代的《老么的故事》,一切的讚美一切的榮耀,它都擔得起。
在《老么的故事》面前矗立着羅大佑《鹿港小鎮》和《未來的主人翁》兩座高峰,很顯然,年少氣盛的鄭智化想要與羅大佑一較高低。以1984年海山煤礦礦難為背景寫下的這首歌,有直面現實與鮮血的勇氣,更有面對冷漠都市夢碎之後的彷徨乃至絕望,後一點與早期羅大佑相比更為激烈。
他唱:「在物質文明的現代戰場,我得到了一切卻失去自己,再多的夢也填不滿空虛,真情像煤渣化成了灰燼。」
他說:「礦工不一定可憐,可憐的很可能是我們。」
對田園淳樸生活的嚮往,是與城市化進程激烈抗爭的內心悸動必然的結論。那些已經被高樓佔據的田畝當然已經回不去了,而同時失去的,可能正是一顆曾經單純的心。走紅之前的鄭智化之所以動人心魄,恰恰因為單純直接,直指人心,柴靜的第一本書,用了鄭智化《墮落天使》中的一首歌名作為書名──「用我一輩子去忘記」,在化迷眼中,這句話用在鄭智化本人的歌曲上也毫不過分。
僅就故事層面而言,這竟是華語樂壇有史以來唯一一首表現礦難的歌曲!而且,你發現,這首創作於1988年的老歌,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消逝而沉睡。當海山煤礦被永久關閉十多年之後,在大陸,多少黑心煤礦,吞噬了多少無辜的生命?河南大平特大礦難死147人,黑龍江鶴崗礦難死108人、河南平頂山礦難47人遇難,最近的一次,是新疆東方金盛工貿有限公司沙溝煤礦發生事故,16人遇難,11人受傷。這些沒有話語權、生活在中國最底層的勞動者,他們的生死,當風波過後,又有多少人還記得那實實在在的痛苦:「誰說寵壞的孩子不哭,就在悲劇發生的那一瞬間,淚水吶喊喚不回,阿爸在淹沒的礦坑裏面。」
我在想,如果河南、黑龍江、新疆的那些負責人,有聽到這首歌,他們會不會有一點點動容?會不會有一點慚愧?歌詞像一記響亮的耳光抽在他們的臉上,告訴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有肉體有尊嚴的存在。有空就聽一聽這首振聾發聵的歌吧,捫心自問,對不對得起,你的父老鄉親!

作者:葉夢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