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經歷業務低谷的I.T(999),截至8月底止上半年純利顯著反彈76%,至4,940萬元,但只及全年預測的16%,意味其復蘇力度未如預期。生意規模最大的香港,更因成本高企,僅獲微利320萬元。管理層昨日預警,黃金周期間,因佔領運動影響令該區分店生意大減30%,坦言下半年度盈利「有好大壓力」。
記者:吳綺慧
是次I.T的中期業績只截至8月,故尚未反映近日在本港出現佔領運動而造成的影響。公司財務總監曾慶洪稱,在受佔領影響地區的分店,10月黃金周的銷售平均按年大跌30%,最嚴重的分店更要跌70%至80%,至今生意仍未恢復,依然是「有影響」:「原本成本高企,已經好難減,如果營業額仲要跌,咁對我們下半年的盈利會有好大壓力。」
曾慶洪指,I.T在旺角、銅鑼灣、中環,金鐘及尖沙嘴的分店數目,佔公司整體香港店舖數目達一半。
主席沈嘉偉表示,很難評估未來生意的走勢:「有太多不明朗因素,呢個運動係以往從來未發生過,我哋都要再睇,決定之後點做。」他指短期無辦法透過削減成本,來減輕經營壓力:「希望事件盡快和平解決,回復正常。」曾慶洪又指,由於現時是「剛開季」,故仍未決定未來會否加大減價力度來谷生意:「會睇多一個月先。」
I.T昨日公佈業績前股價靠穩,收報2.54元,升0.8%。公司上半年收入增9.8%,至32.3億元,由於期內減輕了減價力度,令毛利率顯著改善2.7個百分點。不過,業務好轉主要是來自內地及日本市場,而作為「Home market」的香港,表現卻令人失望。
港業務徘徊虧損邊緣
I.T香港上半年度雖做了16.6億元生意,按年升4%,但期內人工及租金成本卻升得更急,分別增約15%及8%,故現金盈利按年大減25%至7,300萬元;如計及存貨減值及其他折舊因素,經營溢利更只得320萬元,可說是幾乎徘徊在虧損邊緣。
曾慶洪表示,短期內人工及租金成本「睇唔到有紓緩的可能」,至今亦未見到業主有願意減租的情況:「唔少分店的位置,對公司長遠來講係有策略意義,例如有些商場一旦走咗,就再也租唔番。」他形容,在租金依然趨升之下,關不關舖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事實上,上半年I.T在香港的分店數目,已減少了14間至總數261間,經營面積下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