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令港人爭相移民(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誰會令港人爭相移民
(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走過中環反佔領簽名街站,聽到周融的錄音,聲嘶力竭地數算學生代表的不是。
建制派的言論「對人不對事」,只敢公開撐維護法紀的警察,只想代表利之所在的財團、企業以至小商戶,只能無限上綱誇大公眾所受的種種不便,對佔領運動的成因和訴求卻絕口不提,這種「幫港出聲」,除了進一步撕裂香港,對平息爭拗解決問題長期維穩更會有災難的影響。
周融警告市民:黃之鋒、周永康等年輕人今天對公眾經已如此跋扈,他朝治港時當會更漠視踐踏民意,任由這類年輕人自把自為,香港一定永遠沉淪不起。
與此同時,我們又看到另一位反佔中健筆屈穎妍撰文,表示擔心和懷疑這群雨傘革命的「英雄」在事過境遷後,能不能繼續過正常的生活,因為他們今天在街上經已被人不斷圍鬧,擋路和以粗口教訓。
經過民主洗禮的政治家(特首候選人)、政黨以至傳媒都對這類不文明行為十分熟悉。到過城市論壇、七一遊行以至擺設於街頭巷尾的議員街站(因為沒有資源租用足夠的固定辦事處)的人都應見過屈小姐筆下「怒吼的民意」如何向立場不同的政敵肆意宣洩,況且這不文明對待絕對不限於泛民或佔中領袖,即使是民建聯及建制派的政黨也會經常遭遇同一命運,甚至連支持者也會惡言相向,因為議員不能全力去為他們請命,沒有爭取到他們的訴求。
公眾人物走到街上,自然任人評頭品足,學生領袖也不例外,這是他們必須要有的心理準備及人生歷練,我們若希望他們能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更應協助他們事先清楚知道可能面對的各樣風險和後果,以及他們是否願意付出代價和作出承擔,而不是對他們作出諸多恐嚇:除了現在還有未來,除了個人還有全家,除了文鬥更有武鬥……。
甚麼人才介意遭人如此辱罵?甚麼人才不肯為此付出代價?甚麼人才想迴避與市民公開對話?甚麼人才尊重純屬發洩的民意?甚麼人才擔心周永康、黃之鋒、岑敖暉二十年後成為香港的政治領袖?……建制派的人可曾自己想過?也可會知道香港人對這些問題的答案?
把學生領袖抹黑為受人錢財、被人操控、身不由己、權慾薰心的一群年輕人,只反映了批評的別有用心,欲把香港新一代的興起摧毀於雛形;在他們的心目中,香港若要長治久安,必須盡快及順利融合於一國的體制之中,而非教育和鼓勵我們的下一代繼續自力更生尋找獨特自主的出路;香港沒有主權,只能長期倚賴中國生存,才能發揮對中國的最大貢獻……這些上一代的想法,與下一代肯定格格不入,若不能盡快撥亂反正,恐怕再過兩年,情況更為嚴峻、兩代對立之勢一成,既得利益者便得交出權力,又或是只能完全倚賴中央的直接管治或公開支持。
佔領行動終必過去,學生領袖也必會重回人間,回到學校繼續上課過與別人一樣的生活;他們畢業後也會像其他同學一樣需要就業找工作,又或是升學做研究、從政當議員助理等,他們若有機會一如周融所言,成為未來管治香港的政治家(問責官員或民意代表),其實對香港絕對有利無害,因為他們熟悉香港的下一代,也一定得到同齡以及更年輕一代的支持,才能脫穎而出成功當選或被欽點,而不是像今天的政治領袖那樣,沒有群眾的基礎,只有中央的祝福,只靠抹黑對手,不敢面向市民。
建制派勸退佔中三子及兩學領袖,認為今天佔領運動已偏離初衷,其實即承認「初衷」的價值,他們當日對「初衷」的批評只是言不由衷!他們又警告運動經已變質,因此應該盡快叫停,其實即承認運動的性質正確,到底是甚麼人和力量致令運動變質成為暴亂,他們理應要求警方追究到底,不應因噎廢食,只要求主辦者停止運動來終止外人對運動的破壞;他們更聲稱佔領運動對香港的傷害已成,不宜進一步擴大。這個訴求相信香港不會有多少人反對,但最終決定權在誰人之手,大家其實心知肚明!只要中央及特區政府釋出一點誠意和善意,以香港人過去的務實,又怎會不以雙倍支持來回應!
香港人可以對佔中三子、雙學領袖、泛民代表、外國勢力金主打手等公開痛罵,亦會給予民建聯等建制中人同一對待,因為他們經已醒覺,他們應有公平而合理的公民權力,他們也應擁有足以改變選舉結果的神聖一票。試想二十年後若由周融治港,與周永康或黃之鋒,哪人會令更多香港人今天已需考慮移民?

周信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