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垃圾冇部門收自己海洋自己救

海底垃圾冇部門收
自己海洋自己救

海洋垃圾問題因2012年中石化膠粒事件,引起公眾廣泛關注,本報發現政府一直沒有專責部門去處理海底垃圾。雖然政府於2012年11月,成立了一個海岸清潔跨部門工作小組,顯然打算改善海洋垃圾問題,但海底垃圾仍然未被處理,惟有靠環團及有心的潛水人士自行處理。
記者:葉瑞媚 攝影:李錦鏵

位於香港東北邊的吉澳海底,佈滿垃圾。

一直以來政府沒有部門專責處理海底垃圾,惟有環保組織及熱心的潛水人士主動清理。

被撿回來的垃圾包括廢棄的漁網漁籠﹑鋁罐﹑食品包裝紙及玻璃瓶。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將會分析和追查垃圾的來源,以供政府制定一個有針對性的政策解決海洋垃圾問題。

記者跟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一班潛水員去到香港東北邊的吉澳下潛,在海底進行珊瑚普查之餘,也研究海底垃圾的來源。到達海底兩至三米的珊瑚區,很快便發現有魚、珊瑚和海葵,而廢棄的食物包裝紙,便在其旁邊。一眾潛水員義工幫忙清理,共撿起約38公斤的垃圾,當中包括漁網漁籠、食物包裝紙和玻璃瓶等等。潛水員Cason指每次下潛時,也會把看到的垃圾拿走,「其實好像在家中,你看到垃圾,便會把它放入垃圾筒,這麼簡單。」同行潛水的Philip也指,每次看到海底垃圾便會不高興,因為魚類會以會垃圾是食物,污染生態。

多年來關注海底垃圾的環保組織Eco Marine負責人Paul指,海底垃圾大多來自市區污染,因為市區垃圾被風吹到河流和海洋時,最後垃圾會下沉,部分如塑膠垃圾不能被分解,便會成為海底垃圾。而政府有不同的部門處理海洋垃圾,如食環署負責一般海岸清潔、海事處負責一般海面、康文署負責刊憲泳灘,漁護署負責海岸公園等。然而,沒有任何一個部門負責海底垃圾。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項目經理楊松穎表示,該會於六月開始了為期兩年的「育養海岸」計劃,將會於不同的海岸和海底調查海洋垃圾的來源,以提供政府制定政策,解決問題。

政府回應海底垃圾表示,海事處會打撈沉船;漁護署如果發現有海底垃圾破壞到海岸公園內高生態價值的珊瑚,才會去清理,但均沒有直接回應其他海底垃圾由誰處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