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以為發育問題不求醫

誤以為發育問題不求醫

【本報訊】中一生疑因手指小肌肉不協調,導致書寫困難而學業壓力而尋死,有醫生指此情況通常因大腦出現結構問題,從而影響手指小肌肉的控制能力,事主有機會是患上「讀寫障礙」,其實他們智力與常人無異,家人應盡早帶他們求醫釐清因由,予以體諒,以防孩童自責是自己問題,在成長時期累積壓力。

智力與一般孩童無異

身為醫學會副會長的兒科醫生陳以誠表示,孩童出現手指小肌肉不協調的情況,通常並非單純因為肌肉發育有問題,很多時是因為大腦出現先天性結構缺陷,未能正常控制手指的小肌肉,容易倒瀉水、寫字緩慢甚至認字困難,亦即有「讀寫障礙」,不過智力與一般孩童無異,此病不算罕見,每10人便有1人患此病。
陳以誠又稱,不少家人發現相關情況,僅認為是孩童肌肉發育問題,不嚴重便不求醫,隨時令孩童在成長時期誤以為是自己責任而鬱鬱不歡,呼籲家長若察覺有異,應及早求醫評估子女是否有「讀寫障礙」,由專家視乎嚴重程度作出治療。但陳醫生強調此病不能根治,最重要是家人及學校接受體諒,亦毋須只着眼默書寫字,試向其他範疇發展,同樣會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