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牆醫語:黃金三小時治中風

無牆醫語:黃金三小時治中風

中風是本港第四號殺手,不良生活習慣可增加中風危險,包括吸煙、缺乏運動、飲酒過量、肥胖、高血壓和精神緊張等,患者於中風前未必有任何病徵,但病發時會突然出現四肢無力、麻痹、面部表情不對稱、嘴歪及說話不清等症狀。急性中風分為出血性及缺血性兩類,出血性中風是由腦血管破裂造成,缺血性中風則主要由於血管阻塞,導致腦部血液供應受阻。急性中風病人中,約八成屬缺血性中風,溶栓治療是其中一種治療方法。

緊記「談、笑、用、兵」

溶栓治療又稱通血管,受過訓練的腦神經專科醫生會為適合缺血性中風病人注射血栓溶解劑,清除腦血管內栓塞血塊,令血管恢復對腦部供應血液。如病人能在中風後黃金三小時內抵達醫院接受治療,有助減少因缺血性中風引致的殘障、癱瘓和溝通困難等後遺症,康復機率將增加約11%。但並不是每位病人均適合接受此治療方法,必須由專科醫生根據臨床診斷決定是否適合,包括患者接受治療的風險評估、病發前活動能力良好、血壓不能過高等。
治療急性中風分秒必爭,對患者而言,越早接受治療效果越好,對腦部及身體的損害也越少,因此當發現家人或身邊人懷疑出現急性中風症狀,應盡快將病人送到醫院檢查及接受進一步治療。基督教聯合醫院正逐步加強急性缺血性中風溶栓治療服務,服務時間會由明年初起延長至二十四小時運作。
明天是世界中風日,請緊記「談、笑、用、兵」四字口訣,及早識別中風的症狀,即「談」話時言語不清,面部咧「笑」時出現不對稱,「用」肢體時有單邊手腳無力現象,便要打999急召救護車救「兵」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撰文:基督教聯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主管吳炳榮醫生
隔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