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國會選舉親西方派大勝

烏克蘭國會選舉親西方派大勝

烏克蘭前日(周日)舉行的國會選舉有初步結果,親西方的溫和派民族主義政黨取得壓倒性勝利,意味絕大部份烏克蘭人支持國家擁抱西方,擺脫俄羅斯多年來的控制,並希望以和平方式解決烏東親俄地區衝突。
根據已點算的逾50%選票,總理亞采紐克(Arseniy Yatsenyuk)領導的「人民陣線」取得21.6%議席領先,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領導的「波羅申科聯盟」以21.5%緊隨其後;其他親西方政黨都好表現。相反,跟莫斯科或前總統亞努科維奇有聯繫的政黨就大落後,共產黨更可能首次未能取得議席。

尋求「政治方法」了結烏東戰事

波羅申科發聲明,指「逾3/4選民為烏克蘭通往歐洲之路,給予強力而不可逆轉的支持」,也凸顯民眾都支持他尋求以「政治方法」了結烏東戰事。他一直堅持戰爭不會有贏家,雖反對親俄地區獨立,但已準備商討自治問題。
不過,今次大選中3,650萬合資格選民中,約500萬居住在被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遭親俄分子控制的盧甘斯克和頓湼茨克地區的選民都未能投票,故此國會450席中,有27席將懸空。
由於沒有政黨取得過半數議席,親西方陣營料將合組聯合政府,而亞采紐克將可續任總理,分析家相信他或會另選能源部長,重啟與俄羅斯停頓多個月的天然氣供應會談。

俄指民族主義分子損和平進程

俄羅斯外交部指,烏克蘭國會選舉為烏東提供和平機會,但國會被大部份民族主義分子把持,將會損害烏東和平進程。
自今年2月一場導致逾100人死亡的人民運動,推翻時任總統亞努科維奇後,烏克蘭政局持續不穩,俄軍入侵克里米亞和烏東,令烏俄關係跌至低谷。今次大選雖料可清洗了絕大部份亞努科維奇支持者,惟烏克蘭短期內能否回復穩定仍是未知數。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