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美儀報道】為滿足《巴塞爾資本協定三》規定,中港銀行均伺機增加不同級別資本,以滿足監管要求下的新資本計算辦法,發債活動將浪接浪。
消息透露,繼創銀(1111)及中行(3988)發債後,東亞銀行(023)亦計劃籌集金額約5億元(美元.下同)(約39億港元)的次級債。
加入中港銀行發債潮
具體發行時間,仍要視乎市場供求狀況,因有其他中資行亦正部署發行境外優先股及次債安排,故息率水平及市場胃納,將是東亞首要考慮,料稍後會委任數間投行,安排籌發次債事宜。東亞發言人對傳聞查詢,不予置評。
分析指,巴三規定下,銀行計入二級資本的已發行次債規模,即使未到期償還,仍會按年遞減計算比率10%,不像以往可全數計入,故從2013年至今,「剃頭」比率已達未償還次債總額的20%,故銀行需就不同資本工具作出補充規劃。
雖然東亞是次並非如市場預期發行額外一級資本(Additional Tier 1,AT1)債,但消息謂,該行仍不排除明年或以後有需要時再考慮,因發行AT1債的票面息率較貴,普遍較次債多1至逾2厘息率成本,加上前者對股本回報率的攤薄影響亦較大。
東亞上月宣佈擬向第三大股東三井住友銀行配發新股,若再發AT1債對股本回報率攤薄將更大,故考慮目前資本狀況充裕,及符合風險權益資產增長預算下,發行人改考慮次債為先。
截至6月底,東亞普通股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6%,整體資本充足率則為15.7%,料與三井住友配股完成後,東亞普通股一級資本充足率可升至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