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運動,歷時一個月,有商戶由同情變埋怨,運動進入樽頸,早於上月已響應罷課的三個大學女生,就「化被動為主動」,發起名為「降落傘社區宣傳行動」,游走不同佔領區,聽商戶吐苦水及提供可行協助,包括為小店義務製作「飲食玩樂指南」,希望將堵路造成的影響減到最低,「堵路只係迫不得已嘅手段,惟有佔領人心,運動先可走落去」。斷斷續續「瞓街」一個月的陳同學說。
都說金鐘大本營最多中產和學生,出生中產家庭的陳同學,應是典型。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畢業、會考6A拔尖進港大,修讀據說孕育最多政務官的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與法律學系。偏偏,父親是公務員的小妮子,卻是理想派,研究第三世界社會福利,相信法律是尋求公義的最強武器。
為小店製指南
只是,拖拉一個月,得來不易的「平等對話」,佔領者與政府的分歧未見寸進,一直堅守佔領區的她,很焦急。她與兩個因為「瞓街」而熟稔的女生,本月中在facebook成立群組,探訪受影響的商戶,由被動的「坐着佔領」,變主動尋求溝通和理解,「對於普羅大眾嚟講,民主制度同改善民生嘅關係,始終比較抽象,但呢樣嘢就係爭取市民支持嘅最根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