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投資】
內房近期雖有調控鬆綁迹象,但仍是內地政府緊盯的行業,限購及限貸的緊箍咒隨時再度降臨。加上,隨着近年賣樓的毛利率不斷收縮,在「暴利」時代不再的情況下,內房紛紛「出走」,近至香港及東南亞,遠至英國及美國,均見有內房企業的身影出現。
內地對海外房地產市場的直接投資額,由2004年的8.5億美元(約66.3億港元)至今年有機會挑戰25億美元(約195億港元)的水平。有外資內房分析員指,雖然海外項目的毛利率未必優於內地,但由於政策風險的能見度較高,「有分散投資風險及穩定回報的作用」,他預期,除大型內房外,部份具實力的中型內房發展商亦會逐步出外尋寶。
萬科綠地拓歐美
事實上,近期的數據亦反映內房市道欠佳,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9月份70個大中城市樓價統計,當中有69個城市的商品房樓價按月下跌,新建商品住宅樓價亦按年跌1.3%,隨着利潤率逐步減少,亦令內房「走出去」的誘因增加。
大型發展商包括萬科(2202)、綠地集團及萬達等傾向於歐美地區擴展版圖,其中萬達在6月就以28億元將西班牙地標建築馬德里大廈收歸旗下。規模較小的內房包括碧桂園(2007)、富力(2777)及雅居樂(3383)等,就以東南亞地區作為海外投資的主要基地。本地市場近年亦成為內房新目標,在上周就有由世茂房地產(813)及明發集團(846)聯手以18.3億元投得東涌酒店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