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行囊, 我是指準備出去旅遊前所需準備的,於我是手杖、帽子、外套、羽絨背心、乾濕紙巾、睡衣、一套做客裝束,其餘如晨運、如慢跑、如去上瑜珈堂的簡單運動衫褲即可。
一向不是講究裝束追趕潮流的人,穿來舒服的連穿好幾年都不捨得扔掉,事關再也買不到了,後來學精了,同款的一買幾件,在這快速變換的年代,新的不斷取代舊的,衣物要尋找它的知音不必望穿秋水,也不怕一下子就被打入冷宮。
有時太過簡單,譬如夏天,忘記出一次門大汗淋漓後的衣服怎能穿上身;三天帶三件,誰知第一天已全換完了,臨急臨忙得去買替換,狼狽得很。
這回要出門十天,天涼好箇秋,十件八件應該夠了吧,當然是愈簡便愈好,但有時也羨慕同伴們每回一出現總讓人眼前一亮。像曾是港台新聞之花的黃德貽;每次出場如時裝表演,渾身上下搭配得無懈可擊,端的是活色生香甚養眼,不像我今天穿黑明天還是黑,三天三夜黑色如故,如此虐待同行者的眼球實在罪過,幸有其他解圍同伴帶來了怡人的秋冬之色。
有些朋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至少有兩百天是人在旅途,上了年紀常思一動不如一靜,出一次門,一個拖篋一件手提無牽無掛,有時才稍微適應了卻又要走了,有時則非常沒心肝的只是隨遇而安,隨心而喜,只想為平淡的老去歲月增添了一些新的風景,葉嘉瑩教授有詩:
「向晚幽林獨自尋,枝頭落日隱餘金,漸看飛鳥歸巢盡,誰與安排去住心」。是呀,到東到西也還是人間過客,誰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