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邊度:「外國勢力」推廣傷健航海 無障礙揚帆

去邊度:「外國勢力」推廣傷健航海 無障礙揚帆

盲人航海,乍聽之下天方夜譚,一對居港的英國夫婦卻將之變成現實。68歲的Mike Rawbone在海邊長大,8歲已識玩帆船,結識妻子Kay後,航海成了兩口子共同喜好。兩老2010年結合愛好與專長,從外國引入Sailability(航能),將殘疾人士帆船運動帶到香港。雖已年近古稀,夫婦倆仍有心有力,10月中仍帶領港隊出戰殘疾人運動會。
記者:彭海燕
攝影:林栢鈞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身體健全,難以感受與大海距離多遠,對傷健人士來說,別說航海,連看海也難,誰知他們一落到水,表現勁過大力水手。早前的航海比賽,傷健人士與常人同場較量,前者得第二名,後者只得第四名。Mike解釋說:「感官是非常複雜的,盲人看不到景物,但可以感受到風向,航海最重要是辨明風向,所以他們通常是很好的水手。」2010年至今,四百多名帆船學員中,有失去雙腿的男孩、患唐氏綜合症的少女、沉默寡言的自閉症患者等,他們在船艙手握特製船桿,腳踏船板,從容地控制風向,身體或智力障礙不再明顯。「現在的輪候名單很長,人們都想來航海,而我們難以應付全部人的需求。」

由於海邊風力低,較難控制航行方向,學員乘坐的帆船先用繩串成一行,由救生船拖出海面才開始訓練。

Mike Rawbone和妻子Kay於2010年成立「航能」,義務為殘疾人士提供航海課程。

42歲的付遠威患有小兒麻痹症,不良於行。上周三在Rawbone夫婦帶領下代表香港參與仁川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在帆船個人賽贏得銅牌。

周末小艇賽 搞鬼嘉年華

Mike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才,1992年來港負責青馬大橋工程,替港府招聘超過4,000人,2003年再獲香港的建築公司僱用,從此以港為家。兒女成家立室,孫仔也有6個,本可享清福,但他與妻子Kay卻停不下來,「太太為殘疾人士服務,而我們都熱愛航海,我們就將兩件事合而為一。」Kay形容,航海非常刺激,像運用智力與海水捉象棋,尋找最快速的航道前行,故此Mike與大海鬥智鬥力六十載仍未厭倦,「我們最年輕的航海員是8歲,年紀最大的大概超過70歲。這項運動適合任何年紀,就像打高爾夫球一樣,老了仍可以玩。」
兩老以碧海為樂,活得逍遙,但對勝負很着緊。他們今年帶領6名學員前往南韓仁川,首次代表香港參與2014亞洲殘疾人運動會,最終在帆船項目中奪得獎牌。Mike的願景不止於此,還渴望帶領隊員參加2016年巴西殘奧會。想一睹Mike夫婦與學員海上英姿,本周末可到西貢白沙灣遊艇會觀賞24小時慈善小艇賽,同場還有一眾造型搞鬼的船隊、嘉年華會、攤位遊戲和非洲鼓表演,適合一家大小。

航能學員分身體及智力殘障,前者理解航行指令,只需旁人提供協助,後者難確認是否掌握航行技巧,需更多耐性施教。

觀眾可免費入場觀賞小艇、木筏、直立板等賽事,並參與嘉年華會及快艇體驗之旅等合家歡活動。

24小時慈善小艇賽暨嘉年華2014

地點:西貢白沙灣遊艇會
日期:11月1至2日(周六、日)
費用:免費

潘紹聰X柳俊江
星期一至五 晚晚「搵鬼睇」
http://hk.apple.nextmedia.com/ho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