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we are reading:外國勢力與收錢示威 - 姚崢嶸

What we are reading:
外國勢力與收錢示威 - 姚崢嶸

被踢爆上任後秘密收外國人幾千萬的特首,說抗爭有「外國勢力」(是誰又語焉不詳),簡直是天大諷刺。
深居中南海那些,日常資訊被擦鞋仔篩選、扭曲,可會真心相信此理論?我認為也有可能。人對事件已定性,會選擇性接收訊息、加強信念。《Sway: the Irresistible Pull of Irrational Behavior》指出,這是常見非理性思考陷阱「斷症偏見」(Diagnosis Bias)。如是者,樽裝水、自修室、舉手示威,統統是有組織、有訓練、有「大水喉」證據。
十幾年前,美國青少年患躁狂抑鬱症個案激增,醫學界震驚,卻找不出原因。後來得出結論:發病率無變,只是大藥廠在期間投放大量資源作研究和發表論文,行內對這種病注意力大增,醫生日有所思之下,鬼影幢幢,青年人提兩句「我空虛、我寂寞、我凍」,分分鐘被當成新症看待。

另一例子:研究員找來一班女性,負責接聽一個陌生男人來電,和對方閒話家常。原來,來電男人也是實驗品,打電話前,先收到女方的個人簡歷(真實)和相片(假的),一半男人收到美女相片,另一半獲分配普通姿色。他們看完資料(但仍未打電話),要回答問卷,談對女方印象。一如所料,收到美女相片的,一致表示預計對方「開朗、風趣、健談」,而分配到中人之姿的則認為對方「嚴肅、木訥、不健談」。
好戲在後頭。研究人員為電話對話錄音,把男人聲音部份刪除,將剩下的女人說話播給第三組實驗品,要他們單憑女聲部份,估計她們的性格。結果?第三組人的印象,竟然和男人們打電話前的非常脗合。即是說:男人們看完資料(其實是相片)後,打電話的內容和語氣,反映對女人的感覺,強烈到令女人的回應不自覺配合起來。
另外,到今日仍有人說抗爭有錢收(或者至少有iPhone)。《Sway》也指出:用錢只會適得其反。
1993年瑞士有個活實驗。政府初步選定兩個小鎮,在地底埋藏核電廢料。有研究員為當地居民舉辦簡介會,然後調查與會者意向,贊成者僅過半(50.8%)。另一場簡介會,向另一批居民講解同樣資訊,但附加一項建議:每名居民以後每年可獲政府派發17,000港元補償金。若果人人像周融,必「𧄌飯應」吧?豈料,支持竟不及另一組一半(24.6%)。
科學家用腦掃描技術證實,人類作「利他」或「自利」行為,是由腦部不同區域控制。而且,兩者不能兼容,一旦本是「利他」決定受「自利」元素染污(例如金錢),判斷就會變為純粹利害權衡。譬如朋友找你幫手搬屋,你義不容辭;若朋友說給你一千元報酬,你反而想找藉口推卻,或勸他找搬運公司。
出心抗爭的,有學生、藝術家、社工、地盤師傅、幼稚園老師、攀山專家。收錢示威的,是「張融」、「黎胖子」、「葉意堅」、「我來鳩嗚」、南亞裔福建人,全是低級臨記。周融兄,budget這樣緊絀,是否有人從中落格?

註:本文在金鐘自修室寫成

姚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