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然一笑︰向上走向下走 - 莫樹錦

醫然一笑︰向上走向下走 - 莫樹錦

清涼秋風沒有變,疏落紅葉也沒有變,奇怪是忐忑心情仍沒有變。
漫步走上大學大道(University Avenue),邊享受着晨曦氣色,邊想着闊別二十七年的多倫多瑪嘉烈腫瘤醫院(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超過四分一世紀前在這裏開始腫瘤科專科訓練,也開始了多姿多采研究生涯,那天從細小公寓走到陌生醫院,不認識一人也不認識方向,更不認識前途往那裏走……
「My God,Tony!」龐大身軀從辦公桌後衝過來送上熱情熊抱,是真正熊抱因他身形像隻熊,他便是Jeff Lipton,我在瑪嘉烈醫院認識的第一位朋友,當年只收三位研究生,我倆便是其二,當年他有一把紅髮紅鬍子,今天頭上毛髮不多而臉上卻有一把白鬍子,加上他那招牌笑容,活像聖誕老人。這位仁慈人熊掌管血液腫瘤科,也是世界有名的慢性血癌(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權威。
有幸好友相聚,更有幸是被邀回到母校(英文應是Home Institute,但想不到合適繙譯)作演說,題目是:「EGFR, Alk and what else?」簡單幾個英文字母卻代表着過去十多年研究心血,也憑着這簡單字母我們讓個體化治療成為事實,短短四十五分鐘內細說我們如何在亞洲改變了肺癌治療,從IPASS(見註)到Fastact,Impress,Profile 1014,Aspiration……如數家珍般解說每個研究的背後意義和影響,換來掌聲只代表我並沒有辜負25年前的專科訓練。
掌聲過後再走上大學大道,心裏帶着滿足同時也帶欷歔,25年間走上事業高𥧌,那麼下一個25年是否便要面對下坡之苦,這是自然定律:「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並非是馬上走下坡,但總有一天會在學術世界裏成為過去式。好彩便會有新進研究員說當年Mok et al曾做這些那些研究,不好彩便會湮沒於醫學文獻歷史裏無人提及無人問津。
秋風紅葉沒有變,渺小的我也改變不了歷史,但求做好今天工作,對身邊的人與事作正面影響,也許能在歷史洪流中留下歡樂印記。向上走還是向下走並非最重要。
註:大型臨床研究的別號

莫樹錦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