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當然很怕孩子去佔中,但有沒有想過為甚麼?如果他佔中又不告訴你,那是家庭問題。為甚麼不會講你聽,是佔中有問題,還是你有問題呢?」菜姨姨反問家長。
推動親子閱讀的菜姨姨(蔡淑玲)跟家長開讀書會好幾年了。曾經她也是典型的香港媽媽,跟孩子讀書只想功利地增加語文;直到偶然在台灣看見親戚和孩子一起看書。「那媽媽和女兒一起看繪本,很開心,好像透過一本書去傾偈。」她於是也買了好些繪本和兒子一起看,卻發現自己也有得着,「我一次又一次去接觸這些圖畫書,我覺得自己好無知,當我發現自己無知,就想知。」
她跟兒子看圖書,然後在兒子的學校跟其他學生一起閱讀,漸漸成為「故事媽媽」四處講故事,並且跟家長定期開讀書會,父母不看書,怎讓孩子喜歡看書?
最近菜姨姨常用的繪本是《誰需要國王呢?》,這是非洲的民間故事:青蛙好吵,誰都不願意聽別人說話,於是老青蛙向掌管世界的大神找國王來管理大家。第一個國王不說話,青蛙起初不敢胡鬧,日子久了發現那只是一塊石頭!大家又再爭吵,甚至比以前吵得更兇。大神派來的第二個國王也不說話,但靜靜地把青蛙吃掉——這是一條鱷魚!所有青蛙立即嚇得閉上嘴巴。
「以前我講這繪本,大人會笑說第二個國王就是689!可是現在大家會再想,如果青蛙能夠尊重對方,聽對方說話,還需要國王嗎?」她剛在一個老師培訓工作坊,用這本書分享自律和民主的價值,又從另一個角度討論:如果手上有權力,把權力用於作惡而無法行善的時候,怎麼辦?沒有真正的民主體制,怎去監管管治者?
「梁振英也曾經拿着摺凳,說會聽市民的意見,為甚麼現在不再面對市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菜姨姨尤其擔心近日家長的情緒:「有些家長見到差人就大罵『黑警』,又說不許孩子長大做警察,小孩接受到的訊息是甚麼?」有父母帶六歲的小朋友去金鐘紮營留守,小朋友對記者說:「擔心被警察叔叔打。」菜姨姨直斥這是向小朋友洗腦,她認為社會始終需要警察維持法紀,小朋友對警察有這樣的印象,不是好事。
我也曾親耳聽到長者對兩個分別四歲和小學的孩子大罵:「第時你食白粉都唔好去『搞搞震』!」香港近日真是瘋了。
亂世中要懂得判斷
菜姨姨這星期和家長一起讀的,是《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其中一章寫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Max Planck巡迴演講,司機聽太多都懂得背了,有天兩人對調身份,司機演講時,台下有物理學教授發問,那司機不屑地答:「這種問題就交給我的司機來回答好了!」書中形容很多人只有「司機的知識」,靠着機靈裝懂,而要辨別誰只是司機,並不容易。菜姨姨就用這文章,和家長討論應用怎樣的態度閱讀近日的資訊。
「這時你更希望小朋友懂得思考,亂世中懂得判斷,一定要有思考空間,不是謾罵警察錯或者學生錯,要看到當中的矛盾,慎思明辨。」菜姨姨陪着家長一起討論和思考。她坦言有些家長已經需要接受專業輔導:「有位媽媽兒子讀中三,決定罷課,媽媽就跟着去金鐘,見到兒子的同學都很良善,這段日子都不斷哭:這些學生為甚麼要被打呢?」
Profile:
資深記者,著作包括《剩食》、《有米》、《死在香港》等,相信垃圾都是放錯位置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