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師 送港《芬蘭頌》

國際大師 送港《芬蘭頌》

【雨傘革命 第28天】
【本報訊】真正音樂家演奏的歌曲,必然盛載良心。世界級音樂大師阿殊堅納西(Vladimir Ashkenazy),在這香港變局的日子來到香港,免費舉辦兩場名為「獻給香港的禮物」音樂會,將一曲寓意人民抵抗帝國壓迫的《芬蘭頌》獻給香港人。阿殊堅納西坦言希望成為佔領者的一分子,又寄語抗爭者不要絕望,「環顧人類歷史,只要是為人性而作出的努力,到最後都會取得勝利。」
記者:梁御和

Vladimir Ashkenazy昨晚與香港管弦樂團在港大合辦音樂會。
香港管弦樂團提供圖片

現年77歲的阿殊堅納西,是世界知名的鋼琴家及指揮家,原定本周到港擔任香港國際鋼琴大賽的評審委員,但賽事因受雨傘革命影響取消。惟阿殊堅納西未有因此取消來港行程,反而趁空檔在昨日及今日與香港管弦樂團合辦兩場名為「獻給香港的禮物:阿殊堅納西與香港管弦樂團」音樂會,1,600張門票全數免費,早已被搶掃一空。

「環顧人類歷史,只要是為人性而作出的努力,到最後都會取得勝利。」

阿殊堅納西日前接受《南華早報》專訪時指,特意選擇在香港免費演奏,是因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想向香港送上一份「很特別的禮物」。他解釋,香港現時的情況十分複雜,希望可將歌曲內的精神價值,慷慨地送給香港人,希望可引起港人共鳴。
兩場音樂會分別在昨晚及今日於香港大學舉行,由阿殊堅納西擔任樂團指揮。其間會演奏《芬蘭頌》、《圖翁內拉的天鵝》、《卡累利亞》組曲及拉赫曼尼諾夫第二交響曲。
其中《芬蘭頌》由芬蘭作曲家西貝遼士(Jean Sibelius)在1899年創作。當時芬蘭被俄羅斯帝國侵佔,成為俄羅斯附屬國。其後俄國卻一再收緊芬蘭的自治權,將政府人員換由俄國人擔任,甚至強迫芬蘭的學校改用俄語作主要語言,言論及集會自由不再,芬蘭人民於是舉辦義演活動,聲援被迫相繼停刊的報界,芬蘭頌也在活動中發表,內裏採用大量氣勢磅礡的音樂,抗議俄羅斯帝國的迫害,此曲最後成為芬蘭人爭取獨立的重要歌曲,芬蘭也在1917年獨立。
阿殊堅納西指,自己曾在蘇聯的國度長大,深知政治可令到生活如何地艱難,「但是沒有東西是絕望的,我們總是可以不斷嘗試。」問及他對雨傘革命的看法,他則不諱言稱希望可成為佔領者的一員,「向他們貢獻一些正面的東西。」又稱「如果我可以將良心貢獻給人們,我很樂意去做。」留港期間,他希望可抽出時間親自看一下佔領的群眾。最後他又寄語抗爭者不要輕易放棄,因為「環顧人類歷史,只要是為人性而作出的努力,到最後都會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