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霑叔

念霑叔

11月24日,黃霑先生逝世十周年。
彈指一揮,霑叔離開我們已經十年了。值此多事之秋,該怎樣來緬懷霑叔?他生前創作的《慈祥鵬過聖誕》,現在的香港年輕人還記得否?
愛霑叔,就愛他的愛憎分明,他有一顆最炙熱的愛國之心,所以為張明敏寫了《我的中國心》;他俠氣干雲,無畏無懼,所以才有那張《香港香港X'mas》,紅塵俗事,豪情一笑,可奈我何?
為這張專輯填詞的,除了黃霑、黎彼得,還有香港另一位詞聖林振強。這關係怎麼算呢?從林燕妮那算,算小舅子吧?我不記得他們有過其他的合作,此時此地林振強為黃霑操刀,顯然是為了同時表明他的立場,與黃霑站在同一戰壕。
也許是因為黃霑的江湖地位,我有一種錯覺,以為1990年他受命為徐克的電影《笑傲江湖》譜曲時,已經是花甲之年,於是當我發現黃霑去世時不過63歲不免大為驚訝。那麼1990年時他只有49歲嘍?時間在哪發生了錯誤?
在我的印象中,黃霑既未年輕,也未老過。他一出現在我們面前時,就如世外高人南帝北丐,一出手就是浪奔浪流的《上海灘》,他自己唱過的《焚心以火》比葉蒨文版更有滄桑感,還有張國榮的《倩女幽魂》已成絕唱,過耳難忘的那麼多金曲陪伴了多少人度過迷惘的青春期?我相信,在我也在無數人心目中,那是開天闢地的大詞人,胸中有萬丈紅光,膽似鐵打,骨如精鋼,字字千鈞,仿佛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似探囊取物,真樂壇好漢也!
我聽他為《黃飛鴻》電影原聲帶所做的配樂,用中國傳統樂器古箏、嗩吶、琵琶、鑼鼓製造出或激烈高昂或婉轉如小令的音樂意境,並直接用古詩集句為曲名:
試拂鐵衣如雪色(王維《老將行》),短衣射虎氣難平(黃景仁《上朱笥河先生》),欲將血淚寄山河(李清照《上工部尚書胡公詩》),英姿颯爽猶酣戰(杜甫《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與黃霑的音樂相配,何等的氣壯山河?要說徐克武俠電影的成功,黃霑的音樂當然居功甚偉,增色不少。以古典入現代,黃霑真第一人也。
黃霑的另一種魔力,就是總能用不朽名句寫下這個時代的最強音。夢裏河山,家國情懷。《我的中國心》唱出海外遊子的心聲,《獅子山下》呢?2002年,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在民怨沸騰之時引用《獅子山下》:「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而今日,值此紛爭之際,能不能「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
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作者:葉夢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