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銅鑼灣佔領區,一個被政府遺忘了的地方。它全盛時期阻塞了銅鑼灣東西行共五條行車線,今日只餘下怡和街東行線一段地方,每日只有20至30人留守。有人踩場會理性討論長達數十分鐘,聽着林鄭說廢話,全場300多人沒有一句粗口,他們是一群溫和至近乎怪異的人。有人說這裏是個孤島,他們不同意;難捨佔銅區的溫馨,更衍生多對戀人,「孤單但唔孤獨」。
9.28金鐘被瘋狂施放催淚彈,一批市民由金鐘殺落銅鑼灣,數十人衝出崇光對出馬路,轉眼佔據怡和街東西行線,半夜再伸展至軒尼詩道,華哥是其中一人。他看着佔銅區由零開始,搬運鐵馬,架起帆布,市民陸續捐贈物資,到10月14日清晨被清場至餘下怡和街一段,恍如孤島,「有諗過放棄,但返屋企都瞓唔到,會掛住呢度,想守住呢個地方」,到今日他還未離開過,任職的公司早已炒了他魷魚。
科大物理系二年級的劉同學,佔銅翌日加入留守,初期每更留守40至50小時,堅守至今,是認為銅鑼灣能吸引遊客及途人前往,讓運動能接觸更多人。他說佔銅區並不孤獨,因三地物資會共用,銅鑼灣更將眼罩及頭盔運往衝突連連的旺角,「我哋銅鑼灣未死嘅,其他佔領區嘅人加油」。
20人留守「呢度較親民」
地方小,增加人與人相遇的機會,David與Stella在佔銅區相遇,一晚女方揸咪講述留守原因,有反佔中人士擲鴨蛋,蛋汁濺到她身上,她強忍淚水繼續演說,這一幕被路過的David看見,「點解啲成年人要咁對一個女學生」,激發他轉守銅鑼灣。數日後,Stella看到David一直默默坐在佔領區內,很少說話,便主動教他摺紙鶴。
定情紙鶴早忘了掛在佔領區何處,但David笑說:「我記得係藍色㗎。」Stella自言欣賞男友冷靜處理到場搞事及挑釁者。
兩人在佔領區互相依偎,但蜜語內容毫不浪漫,全是佔領方向、警民關係等。留守20多人,David指不介意政府遺忘這裏,更會一直留守,「呢度比較親民,警方印象最好」。
昨日晚上,三個佔領區也下起大雨,銅鑼灣的帳篷塌下,幾十多留守者舉手合力撐起,這一夜,銅鑼灣並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