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與學聯的世紀對話,21歲的學聯女將梁麗幗全程不亢不卑、質問官員時不徐不疾,獲得好評如潮。梁麗幗稱其辯才拜中學老師訓練所賜;曾任協恩中學辯論隊隊長的她,至少奪得10次公開賽最佳辯論員。於政改對話中主攻「法律位」的她最希望,日前一場港人與官員的平等對話,能讓大家分清是非對錯。
口才拜協恩老師所賜
人如其名,巾幗不讓鬚眉。廿歲出頭的梁麗幗,前晚對話之初已在五位官員前強攻被視為「不可撼動」的人大常委會決定,指中國憲法規定,人大決定並不合適的話,可被改變或撤回,淡定力斥同樣於港大畢業的「師兄」袁國強「自斷雙臂」迎合中央,拒絕替港人爭取更民主制度。
背負着佔領區及不少港人的期望,梁麗幗不無壓力,她昨稱表現應由市民判斷;她明白對手捧着的是那套永恒不變的官腔與前設,即使對話沒有區分勝敗,卻彰顯了是非黑白。她說對話結束後,收到幾十個來自各方的祝福與鼓勵短訊,尤以昔日「協恩戰友」教她有感:「佢哋話好高興以前曾經同我一齊打過辯論,叫我加油。」
梁麗幗現於香港大學修讀政治與法律雙學位課程,是港大學生會會長。中學讀協恩中學的她稱,辯論口才拜中學老師訓練所賜:「讀協恩時,我運動唔叻,見到師姐打辯論好犀利,之後入咗辯論隊。同屆中,我打辯論唔係特別好,只係將勤補拙,每個星期都會去睇辯論比賽,協恩嘅老師肯花時間,每日都會訓練我一小時,知道說話要有停頓,學識得點樣強調重點。協恩老師灌輸我唔單止係一種思考嘅方法,而係點樣做人。」
中四開始,她不斷出外比賽,每年打30至40場比賽,至少奪得過10次最佳辯論員,由最初打「開辯位」到其後的「結辯位」,不單學懂立論與歸納,也學懂承擔的學問:「辯論不單止係台上幾位辯論員,仲有人喺背後嘅資料搜集、台下嘅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