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拔唐尼開場時在洗手間射尿,一個手下來找他,他竟把尿在那個人的褲子上。我笑起來,並非這個笑話好笑,而是怎麼我們幾十年前的笑話如今仍有人用?《辯父律師》不是一部喜劇,這個笑話另外還展示了他這個角色的個性:一個戰無不勝的律師。當然用甚麼手段便難說了。連他的小地方法官都請不起他,便知他的收費驚人。
我不知道親人,尤其是父子關係可不可以代表為辯護律師?也許可以吧。當他接到母親的死訊回家時,跟他不睦的父親羅拔杜華也出場了。別看他的角色老得癡呆,其實人,還是羅拔杜華。這便是演技。
我近來被人說情緒不穩,很暴躁。其實我是個感情用事的人,我不只暴躁,我還很感性,這部電影看得久久不能釋懷。它令我整個投入一個家族的悲傷,令我想到法律到底是甚麼?在整個辯護的過程中,我們看到這對父子由不和吵架,而合力作戰。我們也看到兩代人對法律的不同詮釋。當然,跟大部份同類電影,導演都偏向於有人情味的法律,而不是為有錢人找各種真的假的證據來逃脫的法律。
羅拔杜華看到自己的孫女時的反應真是好,絕對沒有誇張的表情,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那種只抱着孫女進屋內,而不理會坐在車上的兒子。便看到編導在影片中不斷地運用看來不起眼,卻充實了角色與角色之間的關係和感覺。
從戲院走出來我強忍着眼淚,除了影片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感人和煽情位外,我還聽到影音店上的電視上梁狗的發言。其實很簡單,一句講盡:我說的便是法律,其他的都不法,甚至是叛國的。
美國法律當然也不是清純無比,醜惡的內幕可多了,卻還不至於有佢講冇你講。新加坡是另一個開明的可恥的國家,連飲甚麼吃甚麼都管得到,表面上是為人民健康着想,實際便是專制,遲點發言如果人類說話太多或者說太大聲,新加坡政府大概會下令除非有必要,人民不准說話。這絕絕對不是天方夜譚,香港便已經是這樣了。
最後兩父子在一個漂亮的大湖上划船,除了承接回憶中的釣魚場面外,還有一種安詳的小鎮情懷。在香港這個大城市,早沒有了情懷,不是你死便是我活。
撰文:仰止
【三個粉絲去首爾】
追星實錄,即上韓劇讀: http://hk.apple.appledaily.com/k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