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主:客人無心消費可理解

店主:客人無心消費可理解

【本報訊】有人斥「佔中」癱瘓交通、破壞香港經濟,但佔領區的店主卻認為,令市民卻步的並非交通不便或集會帶來的混亂場面,而是現時正值香港社運重要時刻,社會上瀰漫着一片為民主公義抗爭的肅然,令習慣安逸的港人暫且放下個人享樂,走上街頭為未來鋪路,消費情緒自然受影響。所以開不開路還是次要,政府如何回應民主訴求才是重點。

「照常買嘢更不安」

銅鑼灣地帶的一街之隔,便是佔領區。這邊廂學生、市民築帳篷而睡,另一邊也有人繼續生活。
「EARTH.er」是銅鑼灣地帶內的店舖,店主Benny因雨傘運動損失一半生意,因入不敷支,連自己都無糧出,但仍感到開心,「好多客人都支持學運,如果社會發生咁大件事,佢哋照常買嘢,對我嚟講更不安」。
警方施放催淚彈後,Benny亦響應罷市一星期,落金鐘佔領區席地而睡,以行動支持學生,「有損失、犧牲係好重要嘅表態,希望政府可以真正面對佢哋嘅問題」。
Benny透露並非首次中催淚彈,上一次是2005年韓農反世貿示威一役他也有聲援,「嗰次韓農都幾可怕,一個鐵馬,將鐵枝抽出嚟逐條派,好有組織,危險程度比今次高好多」。
Benny熱衷社運,十年前開始參與七一遊行、六四晚會,希望有一天政府可還政於民,還市民一個公義制度,「唔係因為有勝算而去抗爭,係因為無勝算但仍然覺得佢係必須,所以先去抗爭」。
銅鑼灣是佔領區之中最少人留守,不時被議論是否該撤退以集中火力,但Benny指佔領區缺一不可,「政府都無為我哋讓過步,點解我哋要讓?如果銅鑼灣嘅人真係撤咗,會被政府有藉口話佢哋都知自己阻住人,咁就更有理由清旺角同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