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變臉出賣基層為撐提委會製階級矛盾

梁變臉出賣基層
為撐提委會製階級矛盾

【雨傘革命 第25天】
【本報訊】昔日籠絡民心,今天背棄基層。為合理化小圈子選舉、排斥公民提名,梁振英指若特首候選人非由提委會提名,就要爭取月入低於1.4萬元、佔全港人口逾半的基層市民支持,屆時政策必定向窮人傾斜,步向福利主義。社福團體怒轟梁振英剝奪基層市民政治權利,社聯更狠批梁的言論違反人權,有製造階級矛盾之嫌。
記者:王家文 林俊謙

梁振英(中)為權貴護航,指特首候選人若非由提委會提名,政策必定向窮人傾斜。羅君豪攝

特首梁振英前日在禮賓府接受外國傳媒訪問。《紐約時報》昨報道指,梁認為提委會具有廣泛代表性,代表社會各階層,否認可操控特首選舉。

月入低於1.4萬 政治權利遭剝奪

梁指若提名由人數多寡決定,候選人必須爭取月入低於1,800美元(港幣約1.4萬元,即統計處今年第2季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佔全港人口逾半市民的支持,聲稱「屆時你的政治政策,也會向他們傾斜」,強調要維持商界信心,抵抗歐洲國家的福利體制。
梁昨出席行政會議前被問到有關言論,是否指低收入人士無智慧選出能顧及各階層利益的特首?他答非所問自稱上任後做了不少惠及基層的工作,但指1990年頒佈的《基本法》有「均衡參與」概念,即由社會各界別而非由人數作決定,「唔係只係話社會收入界分不同階層間嘅參與,仲有社會上不同功能嘅均衡參與」。
競選特首時梁標榜帶「一支筆、一本簿、一張摺凳」落區聽民意,政綱開出多張「期票」籠絡民心,如重設扶貧委員會、研究退休保障等,又探訪天台屋,強調自己非民粹主義;然而他由參選開始已被批評走民粹路線,拉攏代表左派基層的民建聯及工聯會支持。如梁政綱並無訂立標準工時,又稱不是立法時機,但為獲工聯會60名選委提名即轉軚支持。而梁任內兩份施政報告,多次接納民建聯及工聯會要求增社福開支,令社福經常開支增至逾580億元,遠超前特首曾蔭權水平。梁任內首年花60億推出長者生活津貼,第二年又以每年近30億元推低收入生活補貼,也被批忽視中產。
社協主任何喜華直言對梁言論感失望,何指一個民主制度下的社會包含基層和中產,政策制定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且政府也有責任保障弱勢社群,他坦言當初梁競選時曾期望他能改善貧窮問題,惟梁現在的言論卻貶低基層。社聯昨發聲明,狠批梁言論是暗示基層偏向民粹,其政治權利應受限制,講法有違基本人權和香港的核心價值,漠視上百萬基層市民的平等權利,並有製造階級矛盾之嫌。學聯秘書長周永康昨也在facebook留言批評:「CY的窮人資格論,亦再次赤裸裸地承認提名委員會就是黨官商勾結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