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橫行。facebook繼一輪TVB新聞部河蟹事件洗版後,接棒是爆膏大閘蟹登場,此蟹不同彼蟹,橘紅亮麗的蟹膏絕不會被蟹癡unfriend。其實要贏盡無限like,識食當然選生蟹,韓國醬油蟹以祖傳秘製醬油生醃提鮮,肉質黏糯,滿口極致鹹鮮,坦白說,如榴槤般愛恨分明,有人嫌棄活生生的蟹感覺不衞生,又怕有蟲,吃了會肚子痛,但只要拿出勇氣試第一口,保證你就回不了頭,趁初秋來臨,飛首爾或留守香港,都可以大啖滑不留口的韓國醬油蟹。
記者:孔詠詩、李 莉
攝影:孔詠詩、楊錦文
首爾:醬油老號秘技 蔡瀾也like
提到醬油蟹,許多人認為得個鹹字,沒錯,只有未到家的醬油才落得如此反效果。來到首爾,發現十個阿朱媽九個自製祖傳醬油看門口,「當初為了提煉醬油,才加入蝦蟹提鮮。」韓國首爾綜合藝術大學食品工學博士李泳鎔說,他亦是城中醬油蟹老店大瓦房第二代傳人,醉心研究韓國飲食,強調醬油才是靈魂,蟹只淪為配角,「醃製後把食材扔掉太浪費,才保留生蟹食用,成為今日五大韓菜之一。」
餐廳每三日醃一次蟹,製作過程拒絕拍攝,按李博士講解把西海藍花母蟹原隻放入醬油浸一天,「不能用刀切件,鐵銹會影響醬油味道」,然後把生蟹撈起,吸盡蟹鮮的醬油加入牛肉、河豚、鯷魚乾、蒜、辣椒蒸兩小時,放涼後放回生蟹浸泡一星期便大功告成,聽落簡單,蹺妙早在發酵十年的家傳秘製醬油,連蔡瀾也讚不絕口。
上枱的醬油蟹一人一隻份量,蟹蓋如手掌般大,雙腳橙紅蟹膏令立立如啫喱,沒誇張,真的有點巉眼,深啡色醬油靜靜地守候碟底,一口吃下軟糯蟹肉十級鮮甜,完全沒腥味,不同於上海醉蟹酒味,爆多蟹膏混合鹹香醬油相輔相成,豐腴鮮味進一步提升;另一道辣蟹即比下去,以醋洗蟹殺菌,加入慶北辣椒、秘製醬油、蜜糖、生蒜、麻油生醃,紅噹噹辣醬先色奪人,入口沒有預期嗆辣,但稠濃辣醬味道掩蓋了蟹鮮,「生蟹不易保存,但生比熟蟹的營養更易被人體吸收」,跟醬油蟹搏鬥後,縱然我無力招架滿枱小碟配菜,但遵循李博士叮囑,生蟹跟紫菜是絕配,多吃幾片可平衡醃製的重囗味。
大瓦房
首爾市鐘路區昭格洞122-3
首爾:秋蒸蟹走醬 追星嚐鮮
如果不是百分百蟹癡,看見生蟹總會卻步,三十四年歷史的PRO醬油生蟹專門店提供生蟹以外多元之選,由徐愛淑婆婆創立,是首間以海蟹取代江蟹,引入海洋鮮味,如今傳到第三代,連鎖分店遍佈全國,必選位於新沙洞的總店,樓高5層,曾吸引張根碩、藤原紀香、Haha等明星來,可邊拆蟹邊追星。「蒸蟹也是傳統食法之一,主打秋季當造的延坪島一帶的公蟹,貪其肉厚膏多。」負責人權珍愛說,大隻約重350克,小則有250克,大火蒸13分鐘,熱呼呼上枱,肉質爽彈啖啖鮮,蟹膏夾着海水鹹味,不用蘸醬油已無敵清鮮,再來一碗醬油蟹黃拌飯,豐腴鮮甜滿瀉,冬天再配熱騰騰辣蟹鍋,原隻梭子蟹公配大醬湯,越滾越辣越鮮甜,精華全落在吸盡鮮甜辛辣的軟稔南瓜上。
食韓蟹就得跟隨韓式食法,大多從蟹身、蟹腳入手,女士有儀態地慢慢挑出蟹肉品嚐,男士則手口並用豪情狂噬,各適其適,吃完蟹肉,男男女女把白飯放入蟹殼,跟蟹黃、蟹膏拌勻同吃,鹹鮮香得無話可說,「我們說蟹膏是白飯的小偷,永遠停不了口!」全對!忍不住一囗接一口,懶理膽固醇超標,趁秋風起食為鮮。
PRO醬油生蟹
首爾市瑞草區蠶院洞27-1專業大廈1-5F
西海零污染 盛產藍花蟹
被東、西海簇擁的南韓,擁有超長海岸線,海水清澈零污染,孕育不少海鮮品種,其中西海仁川海域及曾發生北韓炮擊事件的延坪島皆盛產藍花蟹,貪其體積肥大,肉質堅挺帶海水鹹香,適合為傳統醬油提鮮。
春吃乸 秋蒸公
韓國為保護海產質量,每年7至8月禁止捕蟹,但不代表這兩個月餐廳沒有醬油蟹,一般生醃母蟹於4、5月當造,餐廳趁機大量入貨,冷藏保鮮,保證全年有醬油蟹供應,而公蟹在秋天9月至10月最肥大肉厚,現在食即捕即蒸公蟹便是黃金期。
Travel Memo:韓國
機票:國泰航空直航來回香港及首爾,票價約$3,420,查詢: http://www.cathaypacific.com/
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均免簽證。查詢:2529 4141(韓國駐港領事館)
Pocket WiFi推介:一部4G Pocket WiFi可同時分給5人使用,韓國每日租金只需$60起。查詢:維訊數據 http://www.visondata.com
匯率:1,000韓圜約兌7.3港幣(文中價錢已折算為港幣)
實用網址: http://www.visitkorea.or.kr (韓國觀光公社)
鳴謝:韓國觀光公社
香港:延坪極品速運到港
在香港,永遠就是吃不到在韓國一樣的醬油蟹?其實不然,像梨泰園就在兩個多月引入韓國延坪島的醬油蟹,而且價錢比在韓國吃還便宜。
延坪島,就是南北韓曾炮來炮往那小島。只是,軍事重地以外,其實水質清澈、海洋環境極佳的延坪島,出產的藍花蟹還被韓國人喻為最佳品質的。梨泰園不是沒有試過買來香港的花蟹配合韓國醬油及其他材料做醬油蟹,但味道就是不一樣,所以,老闆特意飛到延坪島,找當地最好的醬油工場為她做醬油蟹,用上當地即捕即洗淨的藍花蟹,放入以秘製醬油及醬料做成的醬瓶內,醃上五天,放入冰箱冷藏,之後就立即在清晨五點送上飛機運來香港,上枱時再配少許辣椒,吃下,蟹肉黏黏如年糕,蟹的鮮令人欲罷不能。
最好味也最令人期待的當然還是蟹膏,正宗吃法當然是拌上白飯,齒頰留下膏香之餘,每啖飯又盡收醬油及蟹汁精華,好味到不得了!
梨泰園韓國餐廳
尖沙嘴柯士甸路18號A僑豐大廈地下
香港:三百年醬油精華
另一間開業不久的炑八,則找來在韓國有三百多年做醬油經驗的醬油廠,再以仁川附近海域捕獲的藍花蟹,趁活生生時就放入十多種材料做成的秘製醬油中,醃上三天就立即運來香港,前後五天時間,本來還是活生生的花蟹盡吸醬油精華,吃下肉身都是醬油的味道。那種鮮與甜,跟韓國吃過的分別不大,醬油蟹每星期入貨一次,每次入逾百隻,保證新鮮。而且炑八還跟足韓國,配上紫菜飯和海帶湯呢!
炑八韓烤
太子彌敦道749號歐亞銀行大廈地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