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兩天伊殊活,接獲各方高人通知,那本《Journey to a War》不但十二年前英國菲伯與菲伯曾經再版,中譯本《戰地行紀》也於一二年出版,譯者馬鳴謙,是「奧登文集」其中一種。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徘徊在書店「I」部的我懵然不覺,因為沒有想到負責攝影的詩人會掛頭牌──究竟是以姓氏字母排序,所以奧登領先,還是編輯勢利眼,把名氣向來較低的伊殊活壓在下面?而伊先生在天之靈要是知道我不厭其煩大抄他的著作,只不過為了引同代亦同時的卡波堤出場,大概會氣得專誠復活之後再死一次吧?罪過啊罪過。
這本《粉紅三角》雖然基到出汁,我卻不是在「字字基」書店見到的。已故香港同志運動先驅小明雄,八十年代曾經獨力支撐一份地下刊物,刊名便由納粹黨賜給同性戀者的標誌啟發,但是此書與嚴肅課題無關,為免讀者購買後大喊搵笨要求回水,封面鷄乸咁大隻字印着副題「田納西威廉斯、哥兒維他、杜魯門卡波堤和他們大名鼎鼎的黨員的過節和私生活」,畫公仔畫到出腸,包管美麗的誤會絕對不會產生。三大美國文學皇后之間的恩恩怨怨,向來甚囂塵上,狗乸咬狗乸骨的香艷鏡頭為無基可搞的蒼白下午平添不少想像,有人以小報花邊新聞形式寫成一本書,還特別情商馬龍白蘭度、保羅紐曼、伊莉莎白泰萊、瑪麗蓮夢露、比堤戴維絲和積琪琳甘廼迪等等獨當一面的基偶像客串,任何七十前的同志見到,就算八卦細胞不很發達,也一定即時採購先睹為快,偏偏反潮流的我嫌商業計算太精,兼且美版在英國定價太貴,決定遲些上網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