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週刊】金鐘變成人民廣場後,政府總部面向干諾道中一道原本灰黑的石牆,貼滿過萬張五顏六色的memo紙,全是群眾心聲,有人為它取名「連儂牆」 (Lennon Wall)更成為佔領地標,國際雜誌《Time》更形容它是「Color of dissent」。連儂牆的出現,源於六個廿歲出頭的大專生,在硬食催淚彈兩天後,帶着幾疊便條紙寫啊寫,結果高牆變成雞蛋的七彩心聲。
搞手是六個廿歲出頭的後生仔女,他們在嘗過催淚彈的兩天後,帶着幾疊便條紙,寫上對民主的渴望,貼在政總石牆。第一晚幅牆只得廿幾張紙,第二晚已經多到數以千計,到而家估計已經過萬張。
兩日後有人更掛起「連儂牆香港」橫額,對面天橋仲掛咗幅大布條,寫有《Imagine》經典歌詞:「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的確,依家幾乎每秒鐘都有人在牆上寫自己嘅夢。
John Lennon話:「一個人做夢,夢想只是空想;一群人做夢,夢想就會成真。」歷史會記得:二○一四年十月,香港金鐘曾經有過一幅七彩連儂牆,它是由萬個香港人,用心為夢砌出來,那怕它只是曇花一現。
iPhone版下載: http://goo.gl/1SDaWF
Android版下載: http://goo.gl/xfQS8D
壹週Plus網頁
http://nextplus.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