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
屹立彌敦道逾五十年的新樂酒家,昔日是粵語片明星飯堂,酒樓一直以低市價承租新樂酒店地下連一樓萬呎樓面。酒家第二代掌舵人莫大任,人稱「任哥」接手經營卅載,捱過地鐵舖前掘路、03年沙士,今卻不敵貴租,明年農曆年後光榮結業。他計劃原區另覓新址東山再起,屬意轉戰樓上舖。
記者:陳家雄 蔡家儀
新樂酒家座落佐敦彌敦道223號新樂酒店地下,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一直向酒店承租地下連一樓約10,000方呎樓面,當年首份租約月租8萬元,半世紀以來,租金節節上升,目前月租70萬元,呎租70元,仍遠低於市價。他不諱言,對面地舖連地庫及一樓,樓面逾6,000方呎,由周生生以月租250萬元承租,呎租417元。因不想寄人籬下,多年前曾要求業主出售酒樓樓面,「業主話,對不起!絕對不賣。這是爸爸(許讓成)留下唯一的酒店」。
捱過沙士 今不敵貴租
平租多年,現在彌敦道地舖做食肆是奢侈的,任哥話,「去年業主同我傾續租,搵三間測量師行估價,分別240萬、260萬、280萬,業主很有人情味,問我:『如果收你180萬,連同隔籬喜運佳合租咗佢,有冇辦法呢?』」
回首五十年,酒樓面對多次難關,記得六十至七十年代彌敦道興建地鐵,「當年酒樓門口掘路、圍板,沙塵滾滾,那有人幫襯!生意大跌,靠貼士作主要收入嘅侍應,好多都走了」。後來他向地鐵追討賠償,獲賠逾200萬元,「不過都cover唔到損失,連續6年呀……收到賠償,買咗30幾隻價值五百蚊精工錶送畀留低嘅夥計,振奮士氣」。當年五百元相當於一個月薪酬。
新酒樓禁用新樂命名
2003年沙士,各行各業同步過冬,酒樓股東走淨兩個,莫氏股權增至八成,酒樓經營模式轉變,服務生轉包薪制,令酒樓開支大增,過去十年,生意大不如前,惟有靠老顧客,勉強搵啖食。
任哥稱,租約至明年1月31日到期,「出年農曆新年是2月19日,每個員工都有一個家,冇人想喺過年搵工,希望大家開心過年,搵錢係另一回事……業主話,得,過晒新年先啦」。任哥打算原區覓址東山再起,目標是1萬呎樓面,計劃轉戰樓上舖。與業主有約在先,他日再開酒樓,不能以「新樂」命名。他一邊找舖,一邊考慮新名字,新樂酒家將成追憶。
【直播學聯政府對話】
時間: 周二下午6時
雨傘革命: http://umbrella.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umbrella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