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息率】
四中全會另一個主要議題,美銀美林報告預期會涉及財政改革,透過提高地方政府財政預算案制定過程的透明度和問責制,讓地方政府對債務有更大承擔。此外讓地方政府成為發債體,亦有利地方政府債務市場發展。
有基金經理稱,中央容許地方政府作為發債體直接發債籌資,若能按市場機制釐訂息率,地方政府債務將有一定的投資吸引力。現時地方政府透過旗下融資平台發債,一定程度受到中央政府背後支持,而發債息率亦設有上限不得超逾6、7厘,結果高風險項目不會獲得市場垂注,被迫轉向不受規範的理財產品市場集資。若中央政府不再承擔地方債務,並讓地方政府自行在市場發債集資,由市場衡量發行者的承擔能力和還款能力,根據風險程度釐訂出市場息率,例如現時高風險產品的息率可以超逾10厘,地方債的吸引力自然會上升。
地方政府承擔更大責任
瑞士域寶李文杰認為,中央推行財政改革,地方政府發債透明度若能提高,並提升中國政府財務穩定性,對投資者會有吸引,但亦要視乎發債的信用評級程度。
美銀美林報告指出,四中全會料會重申近期修訂的新預算法,要求地方政府發行債務要承擔更大責任,並改善地方與中央政府的稅務分成制度。新預算法提高透明度,讓公眾也能取得政府預算案訊息,了解地方政府債務、採購、財政預算及審計資訊。由於投資者可更加掌握地方政府財政狀況,有利發展地方政府債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