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革命 第23天】
【本報訊】佔領抗爭的戰線有前有後,旺角的佔領者以身軀阻擋鎮壓機器的推進,守護據點;金鐘的人們就以藝術為佔領者打氣,以討論深化市民對民主、真普選的訴求,開拓讓更多人參與的運動。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強調,佔領運動只是抗命的起點,抗爭必須擴展香港每一個角落。
記者:林偉聰 佘錦洪 嚴敏慧 馮國良 郭美華 譚靜雯
金鐘佔領區昨晨秋意盎然,夏慤道雨傘廣場上刮起陣陣涼風,喚醒徹夜在場休息的留守者。不少人添上外衣,甚至披上纏綿半晚的毛毯,在營外用臉盆梳洗。有人選擇到旁邊餐廳購買醒神熱飲;有人才走幾步,就接到有熱心人送來熱騰騰的白粥,為又一日的抗命注入能量。
不同形式的藝術表達繼續在金鐘佔領區上演,添美道迴旋處出現的30多個撐傘小人像,抑或警員涉嫌圍毆處出現的「暗角」路牌,都是吸引市民的「景點」。不少家長帶小朋友到場,將親手摺的紙傘掛上紙傘樹上,以最小的動作支持運動。
「黑將自己漂白 白卻被抹黑」
攝影工作室Easteighteen前日起就一連兩日在連儂牆對開設立攝影站,以黃色背景為市民拍下打氣照片。攝影站特別提醒佔領屬非法集會,如不想公開樣貌要注意,但現場市民仍反應踴躍,手持打氣及爭取普選的語句拍照。工作室成員陳先生指近日負面消息多,故與其他成員自發到場設立攝影站,希望拍下佔領者的笑臉,以正能量支持運動繼續,照片會上載到社交網站facebook的「Yellow Backdrop HK」專頁,至今已拍下超過200組照片。
藝術系畢業生阿寶與朋友在夏慤道上演行為藝術,互相以繃帶矇眼和縛住手腳,再分別以黑和白的顏料互潑。她解釋理念源自黑社會到旺角掃場,表演比喻社會上有「黑的將自己漂白,白的卻被抹黑」,最終兩人全身只剩灰色,顯示社會黑白是非不分。
下午4時起,佔領區就開始大大小小的討論會,市民分享參與佔領的得着,並表達對運動的看法。過去22日每日都來佔領區的陳先生認為,若政府堅持人大決定寸步不讓,必須解釋如何疏導20萬公民抗命市民的民意;有學生就分享參與佔領如何影響自己與家人的關係。
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帶領討論時強調,佔領運動終有完結的一天,但運動只是抗命的起點,呼籲市民將雨傘運動精神帶入社區,擴展到每一角落。
內地男:港是中國唯一自由地
在平靜的周日發生一宗小插曲,一名手持雨傘和摺椅的內地男子,下午5時突爬上中信大廈天橋頂危坐,經糾察勸喻自行下來。該男子是山東人王先生,他指上橋只是表達意見,支持佔中和香港人爭取真普選;並強調香港是中國唯一有自由的地方,如果對香港承諾過的一國兩制和民主都不算話,中國政府將來所有承諾都可以作廢。
已絕食18日的莫紹文昨終肯飲湯,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指,在力勸下「Benny(莫)願意飲湯」,但仍不肯吃粥水,因為抗議警察暴行而要繼續絕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