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跑步的人不少,但不跑步的人更多,當中部分人是想跑,但不敢跑。說得也是,物以類聚效應發功,跑步者沉迷於自己世界,忽略了沉默大多數。我當然了解想跑但不敢跑的心情,因為我是過來人,從零跑出第一步,的確令人生畏。
不跑步的人分開兩種。第一種不跑也沒打算跑,這些人或者沒有做運動,或選擇其他運動。在這些人眼中,沒跑步這回事,頂多偶而感覺街上有人在移動。我未有小孩前,不覺得世上有小孩,有了小孩,發覺滿街是小孩。
第二種是想跑但提不起勇氣跑,本文是為你們而寫。有一句話很老土,但很多時是真的:XX是旅程,不是終點。由零到跑需跨過的鴻溝可以又深又闊,視作為旅程是正確態度。這旅程未必有明確終點,過程可能不平坦,或者不是分分鐘快樂,但整體旅程足以令人神往。
由零到跑,第一件需要的東西是計劃。計劃從哪裏來?問十個跑步朋友,可能得出十二個計劃。計劃因人而異,而且計劃隨着經驗不停在演變。我的經驗是,不糾纏於細節,最重要是踏出第一步,以身體反應作試驗,邊跑邊調整計劃。
有了計劃,踏出了第一步,另一個重點是管理自己的心情。決定跑或不跑下去,不會是腳痛,而是跑得是否過癮。換句話說,推動自己跑下去,需把跑步變成一件過癮事。很簡單測試是,跑完之後是否開心。這點很重要,因為開心的話,跑步者會興奮想着下一次幾時跑。
跑步是旅程,特別是一個學習旅程,跑步者一定會遇上一件東西,叫耐性。跑步最初級訓練可能是行路,然後是行路加跑步,循序漸進。跑步者需領略耐性是必然的,沒例外,因為身體會告訴跑步者急不來。操之過急後果是,跑完不快樂,跑步者需慢下腳步重拾快樂。跑步過程可能不是一條直線,而是進步中含退步,少一點耐性也不成。
累積了點經驗,稍為掌握到跑步箇中奧妙,開始為自己設下挑戰。挑戰可能是關於路程或時間,目標永遠是自己,因為自己是全世界最難應付的對手。今日打不贏自己,回家反省,儲足能量,下次砌過。
跑步不一定是完全孤獨,我建議主動認識志同道合跑友,交換心得,互相鼓勵,學習過程可能更快更過癮。朋友之間有共通點,是一件樂事,當這共通點是跑步,這時而簡單清晰,時而深不可測的事,大家有排傾。傾吓傾吓,很快到目的地,跑友們最期待的,是跑完吹水,吹水時間隨時長過跑步時間。
由零至跑步最後一件事,也是香港人最重視的事,是購物。衫褲鞋襪樣樣有學問,買完一次又一次,多開心。今時今日,多了人跑步,不可以爛身爛勢,跑步也是潮流表現。
準備好未?第一步。
作者財經版昔日文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apple/index/15537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