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上海菜 - 唯靈

老土上海菜 - 唯靈

一個上海朋友穿梭滬港多年吃盡不少鮑參翅肚燕,大蘇眉、澳龍蝦、皇帝蟹等珍饈,但對他而言絕不及一些地道口味的江南家常菜那麼適意窩心。
他說「清蒸蘇眉」雖然名貴,但與「青魚煎糟」若放一起任由選擇他會寧取後者。
上海人稱黑鯇為青魚,白鯇為草魚,普遍認為青魚風味在草魚之上,與廣東人吃鯇魚重白輕黑剛巧相反。
「青魚煎糟」是紅燒以酒精醃過的青魚,酒香撲鼻滋味濃郁,雖然屬鄉土風味家常菜卻別有一股非凡魅力。
「煎糟」風味高下的主要關鍵在青魚醃得好不好。
作「煎糟」的青魚一般都是隔天醃製以期能入透味,其實醃製時間約十小時已足早上動手加工到黃昏晚飯時間正恰到好處,醃過隔夜時間過長風味反而打了折扣。
最佳之法是先用海鹽把青魚醃兩三小時,然後加酒糟再醃六七小時。食鹽不但是上佳調味品,也是很好的保鮮劑,以鹽醃過的鮮魚除了別有一股美妙的鹹鮮味,魚肉口感也特別爽脆,故先以鹽醃打好基礎再加酒糟,比一開始便鹽酒相混而醃效果更佳。
「青魚煎糟」顧名思義是把糟好的青魚煎香之後再加醬油、糖、酒烹調,酒香馥郁,鹹鮮冶味的非凡魅力絕非一般紅燒魚可比。
醃好的青魚除了作「煎糟」之外,還可以作「川糟」,那是加鮮筍、津白與上湯同滾的湯菜,味道沒有「煎糟」那麼濃郁,清鮮中帶些兒酒香,也自另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