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配合增強一級資本的監管需要,內地已披露發行優先股預案的大型及地方股份制商銀,發行優先股募集金額,估算規模接近3,400億元(人民幣.下同)。《證券日報》報道,中保監已明確發佈通知,放寬保險資金的投資領域可涉及優先股,分析相信優先股票面息率吸引,有助提高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
有利提高投資收益
保監會近日發表《關於保險資金投資優先股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保險資金可投資於優先股,投放對象必須為具有A級或以上的長期信用評級工具。
在一級資本市場投資(即認購新發行的優先股),應由董事會或董事會授權機構逐項決策,形成書面決議;在二級市場投資(即公開市場購買),則應制訂明確的逐級授權制度。
內地投資渠道有限,優先股的票面息率一般可達中至高單位數百分比,中行(3988)最近發行的首宗國有銀行境外優先股,票面息更高達6.75厘。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主任郭金龍,接受《證券日報》訪問時表示,近年保險資金的投資領域正逐步開放,放行投資優先股,有利提高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優先股屬於權益類投資,保險資金投資其中,亦可優化本身資產配置結構。
除中行外,工行(1398)亦已獲監管機構批准,在境內外發行優先股,其他已披露有發行計劃的銀行,包括農行(1288)、浦發行、興銀及平安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