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亞書院慶祝65周年校慶,推出一些紀念品給校友認購,例如T恤便有三款,分別印上桂林街、農圃道,與沙田水塔的標記,三款之中,以水塔最為美觀,惹人歡喜,農圃道最為平凡,比較令人失望。
新亞書院的原始創校日期是1949年10月10日,在偉晴街成立,1950年3月搬往深水埗桂林街,在61、63、65號的三樓、四樓兩層辦學,當時為新建樓宇,後在1956年遷往農圃道,1973年再搬入沙田中大校園。眨眼間過了64年,原桂林街新亞校舍早已成為殘破住宅樓宇,於數年前由市建局收樓重建,為了紀念深水埗原來有一座著名書院,市建局於招標時規定中標發展商須負責興建一個公共園地,約千餘平方呎,讓深水埗居民及香港人以後得知新亞書院的起源。此議得到區議會的支持,發展商的合作,公共園地已近完工邊緣。
十月十日,市建局、設計師等人邀請新亞書院有關人等到桂林街參觀,左丁山已有很多年未曾踏足於此,這日才知道新廈位於荔枝角道與醫局街之間,對面是天后古廟,新廈樓高三四十層,有三座,與鄰近的老舊矮小住宅樓宇相比,異常突出。左丁山矇查查,以為樓宇單位還未發售,後來見到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才知道所有單位已經沽清,等待正式入伙而已,沽售時的實用呎價是八千餘至九千餘元。
住宅大廈入口處,面向醫局街一方,便是公共園地,將有饒宗頤先生題字「新亞舊址」,內有看似三十餘呎高的啡色水牆,細水自牆頂長流而下,牆身內藏「新亞、誠明」四字,近醫局街一方,有十餘呎高石牆,將刻上第一屆畢業生余英時撰寫的紀念辭和銘文,由唐錦騰教授書寫,銘文曰:「歲在己丑 龍戰方殷 中原板蕩 絃誦音沉 師儒失所 託命海濱 乃建庠序 重振斯文 未遷農圃 先啟桂林 自由講學 廣大胸襟 東海西海 此理此心 旨哉校訓 曰誠曰明 艱險奮進 困乏多情 永無止境 新亞精神」。此公共園地大約在2015年夏季正式落成,勢將成為深水埗的一個文化景點,值得民政事務局及旅遊發展局向外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