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繪本 學普世價值

讀繪本 學普世價值

佔領運動踏入第廿一日,幕幕畫面令人動魄驚心。在這個動盪不安的時刻,家長如何向家中的「問題兒童」解釋,為甚麼那些人全部戴上眼罩、口罩?為甚麼警察叔叔每天都要跟市民互相推撞?其實一切離不開良知、理性及正義,不如化繁為簡,由畫風可愛的繪本入手,讓孩子認識普世價值。
記者:歐陽曉思
攝影:楊錦文

繪本是一樣很好的教材,可以擴闊孩子視野,提供一個平台,讓家長與小孩討論各種事情。繪本故事導師張王淑蕙(Apple姐姐)認為,這次佔領運動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由此教導孩子關心社會、培養公民意識。
很多父母都害怕跟子女討論社運事件,害怕把自己的立場強加於小孩子身上。「我覺得大人不要過於恐懼,也不要盡信專家之言。因為不想把自己的一套加諸孩子身上,而不敢告訴孩子自己的真實想法,甚至在選擇或共讀繪本時都格外小心,我認為是矯枉過正。作為父母為甚麼害怕與孩子分享?」Apple姐姐說。大人可以堅定的、溫柔的向孩子表達你的看法及價值觀,讓他知道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信念。

分辨好壞 關心社會

選擇繪本,家長不需要一窩蜂選擇所有有關和平、爭執、政治等題材的書籍,可選擇一些比較輕鬆的故事,坊間有很多繪本都用上真人真事,能讓孩子得悉香港以外所發生的事,從中分辨何謂好壞,獲得更多知識,學習一些有關愛、盼望、關心社會的訊息。
德慧文化  http://vwlink.net

繪本導師推介

討論空間:一定要誰讓誰嗎?

故事講述橋上的兩位主角原本互不相讓,只想對方退讓,後來經過討論,找到對彼此最好的解決方法,雙方都能平安過橋。原來,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止一種。
「現在的局面好像是一個困局,這本書可以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能夠化解問題,讓對立的兩方能夠愉快接受,都可以說是好方法。」

團結抗敵:不想被大野狼吃掉的小綿羊

有群綿羊,每天總是低頭吃草,狼不斷吃掉一隻隻綿羊,最後綿羊連群結隊,團結對付野狼。
「教導孩子關心別人,不自私,在別人需要幫助時,我們可以適時伸出援手,讓世界變得更好。」

勇於爭取:街道是大家的

委內瑞拉的真實故事。小朋友居住的地方,房子越蓋越多,連遊戲的地方也沒有,於是大家聯合起來,喚起大人注意,合力建造遊樂場。
「小朋友對生活環境也有主張,只有自己才能代表自己、爭取公共空間。」

關心社會:和平樹

真人真事,萬格麗.瑪泰在肯亞發起綠帶運動,以行動鼓勵婦女種植樹木,敍述她的努力和環保觀念,展現她的熱情、願景與決心,及其帶來的巨大影響。
「可以告訴孩子多點關心社會,對未來要充滿盼望。」

互相尊重:小朋友應該知道的世界人權宣言

人權,聽起來是個嚴肅的問題。這本書以法國插畫家威廉.威森的生動圖畫,解釋「世界人權宣言」裏的30條條款,把艱深的文字變得淺顯易懂。
「孩子和大人之間可以互相討論,學會尊重自己,同時也學會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