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畫家 城市寫生記下歷史

三個畫家 城市寫生記下歷史

【雨傘革命 第21天】
【本報訊】雨傘運動遍地開花,到金鐘、銅鑼灣及旺角佔領區走一圈,恍如走進街頭藝術館,各人用不同方式表達意見;有摺紙傘、手寫標語、歌曲創作,或透過相片、影片記錄一個又一個感動人心的畫面。三名本地藝術家Kay、Queenie及彭啤,遊走各佔領區,用城市寫生(Urban Sketching)方式,記下佔領區的日與夜;每一個故事,也是香港民主歷史的重要時刻。
記者:譚靜雯

「創作自我審查好可悲」

金鐘雨傘廣場,月初一名曾任職導演兼剪接的中年男子攀上海富中心對外行人天橋企跳,引來大批示威者及中外傳媒注意,90後美少女就用畫筆記錄這一幕(圖)。Queenie去年開始接觸城市寫生,一畫就愛上。雨傘運動遍地開花,她笑言只懂畫畫,惟有用畫筆,畫紙,記錄這一場爭取民主的歷史。
雨傘運動至今持續超過半個月,Queenie既是畫家,也是運動參與者,「我哋需要真普選,1,200個人唔可以代表我哋,如果自由空間縮窄咗,create(創作)一個作品時,要考慮好多政治因素,或者自我審查,會好可悲」。
Queenie的足迹走遍金鐘、銅鑼灣及旺角,連日來都有不少人、事、物令她動容,每次都想用畫筆記錄,「好想用自己嘅能力幫吓手,其實可能冇乜用,但好想做啲嘢,做乜呢?做番你最叻嘅嘢!」
連日來的城市寫生,最令Queenie印象深刻是一名中年男子攀上海富中心對外行人天橋企跳,「喺香港商業區有人想跳橋,親身感覺係好強烈」。
而最令Queenie動容的是在銅鑼灣遇到的姨姨,「嗰日見到有個姨姨免費幫集會人士按摩,無條件付出,我覺得好感動,每個人都出一分力,大家都走出嚟,想為今次做啲嘢支持!」

重奪銅鑼灣「香港返嚟」

銅鑼灣、旺角近年被自由行「佔領」,雨傘運動重奪屬於港人的街道。曾在大學教繪畫的阿Kay,自罷課開始走上街頭保護學生,更與舊生畫了一幅又一幅的城市寫生(左圖),掛在中信天橋底,透過藝術方式,讓港人或全世界更關注今次的雨傘運動。
阿Kay自小在港島成長,近年銅鑼灣遭自由行佔領,令他感到陌生,「好熟悉嘅街景,近幾年會覺得好陌生,啲舖好單一化,多咗好多拖住篋嘅自由行」。但經歷9.28一夜,香港人重奪銅鑼灣,「喺圓形天橋望落去怡和街,全部都係支持呢嗰運動、真心愛呢個地方嘅香港人,有一種感覺係香港返嚟啦,香港人集合喺呢度合力去做一件事,呢個先係真正屬於香港人嘅地方。」他又稱佔領區猶如巨型美術館,「好多好多唔同嘅創意,好似裝置藝術、攝影、摺紙藝術,行到邊都有」。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佔領區的藝術品遍地開花,十分感動,「呢次運動,每個藝術家可以透過自己作品,表達對香港或運動嘅感受。」
阿Kay是「事吉茶記」的畫家之一,該會積極推廣城市寫生,今日趁國際速寫日,與另一團體「速寫香港」在金鐘連儂牆外舉辦繪畫活動。

瘋狂催淚煙中邊咳邊畫

「我想用畫筆記錄防暴警用催淚彈打壓市民嘅聲音!」9.28當晚,彭啤拿着畫簿、畫筆,坐在紅棉路上,前方站着一個又一個防暴警員,一次又一次瘋狂擲催淚彈;刺鼻攻眼的催淚煙在空氣中瀰漫,他一路咳、一路畫。他說要用畫筆做見證,記錄這個殘暴的政權,如何用暴力滅聲。
室內設計師彭啤,由小到大都在觀塘生活,2008年他去澳洲工作假期半年,從此愛上城市速寫。從澳洲回來,熟悉的觀塘面臨重建,他開始用畫筆記錄觀塘區舊店的面貌。
雨傘運動第一天,他走上街頭,用畫筆記錄香港這場歷史性運動,至今已畫了五、六幅。9.28當日,他坐在紅棉路天橋,前方是一排防暴警,準備在香港公園附近佈防,他用了半小時,用畫筆記錄防暴警瘋狂擲催淚彈的恐怖情況。彭啤繪畫觀塘時多只用鉛筆,今次雨傘運動的畫作,用色上有明顯改變,「好似防暴警嘅速畫,加咗紅色、藍色,紅色代表防暴警,藍色係手無寸鐵嘅市民,紅色代表暴力、衝動,再深一層意思紅色代表中共政權,甚至有流血,我想透過顏色代表警方用暴力打壓市民聲音」。
他最後在畫上寫上「但願你們不與市民對抗」(圖),盼警員都記着,大家都是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