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戲派:《未來叛變》極權梅姨激發抗暴新世代

好戲派:《未來叛變》極權梅姨
激發抗暴新世代

多得一班學生,香港的自由種子現在才能遍地開花。金像影后梅麗史翠普(Meryl Streep)於新片《未來叛變》(The Giver)扮演最高領導人,為維持理想國度的和平穩定,不惜用上極端手段製造和諧聲音,連居民的情緒都嚴密控制,激發起年輕一代奮起抗爭,實在似足香港的境況。
撰文:盧葦

香港現正上映

布蘭頓成為新任記憶傳承者,要帶被遺棄的嬰兒逃離魔掌。

反無理制度

《未來叛變》其實似足《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及《分歧者》(Divergent)兩大系列,都是講述人民活在極不公平的制度下,當中年輕人鼓起勇氣,推翻各種不合理的狀況,充滿革命思維。本片由金像影帝謝夫布烈治(Jeff Bridges)及金像影后梅麗史翠普,用以老帶嫩的形式,襯托一班年輕人如何追尋民主自由。梅姨更是繼《穿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及《一個葬禮四個失禮》(August:Osage County)後,再留一頭白髮演出亮眼的反派。

【金像陣容】

禁個性發展

跟眾多科幻電影一樣,《未來叛變》有着一個獨特的世界觀。於這個「國度」中沒有戰爭、四季恒溫,其實背後代價不菲,時刻活在不自覺的極權當中。以梅姨為首的長老會決定區內一切事務,居民連自己的終身職業、配偶都沒有自主權,所有小孩由代母生育、繼而領養,人與人之間要嚴密保持距離,避免產生許多私人情感。學生不容許個性發展,詩歌舞蹈等藝術全被禁止,不但壓抑激情與衝動,連帶有強烈感受的字眼都被排除使用,為追求理想國的穩定和平,犧牲了一切個人情感。

【情感受控】

叛逆傳承者

《未來叛變》整個故事其實是圍繞記憶傳承者(The Giver)而產生。傳承者是芸芸職業中最特別的一種,他擁有所有人類歷史的記憶,並給社區建議,令區內保持和諧。這個職業原本由謝夫擔任,但他將過往記憶傳給布蘭頓思懷茲(Brenton Thwaites)扮演的新任記憶傳承者後,布蘭頓看到一個擁有痛苦、但同時亦擁有快樂自由的矛盾過去。自此他洞悉到現在社會「和諧」的背後,原來充滿各種不合人性的扭曲,如區內一直有老人及嬰兒都會被送往樂土,當他驚察是安樂死後,對制度抱有強烈懷疑。

【看清現實】

色調大不同

今次整齣電影,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彩調上的處理,並藉男主角布蘭頓的瞳孔慢慢呈現,布蘭頓最初於戲中生活如常,為凸顯刻板及單一,用上單調的黑白色表達,當布蘭頓於畢業典禮被委派為新任記憶傳承者,並開始接觸謝夫後,開啟感官看到真實世界,包括用舞蹈去慶祝快樂、各種色彩的不同、繼而看到戰爭的殘酷,以及透過歐迪亞華殊(Odeya Rush)扮演的女主角,了解到愛情的真諦,觀眾從傳承者眼中看到的,是充滿色彩的世界。而當其他演員主導劇情時,畫面再換上黑白展現。

【注入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