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革命 第20天】
【本報訊】無綫新聞記者力抗高層「河蟹」壓力,為警員圍毆示威者的報道遭刪減,發公開信明志。昨天再有80多名新聞部員工聯署聲援,當中包括多名女主播及體育記者。無綫新聞部總監袁志偉昨為事件召開員工大會解釋,但他在會上堅持刪減旁白的做法無錯。
記者:麥志榮
無綫新聞部昨天的員工大會開了3小時,袁志偉在會上澄清,並非認為「拳打腳踢」有問題。他認為旁白予觀眾感覺就是想描述警員是有預謀去打人,但未有求證前,不應在報道中形成這樣的嚴重指控,未有進一步證據前,應該讓觀眾自己看片段作判斷。記者則反駁旁白只是客觀描述,是否會令指控成立,非由報道決定,而是將來由法庭裁決。
提出補償安撫記者
記者亦有一併反映過往多宗報道被「河蟹」,以及外間有意見認為無綫新聞立場過於親政府等問題,但袁志偉稱無綫有新聞專業守則,他只是執行人,這一把尺,他日後仍要守住。
會上亦宣佈補償記者安排,自佔領運動發展以來,外勤記者要日日做12小時,以往超時補半日假,現改為出多一日糧,至於在公司的同事超時則補半日糧。據了解,有關措施早在兩星期前決定,昨日宣佈不排除是安撫手段。
據稱,近日佔領運動發生後,無綫新聞部內不時有火花,前線記者與新聞部高層多次就報道方式有爭論,高層不時無理指摘記者偏幫示威者,但記者自覺報道已盡量客觀,並無偏向任何一方。到前天曾健超被警員毆打報道遭刪去旁白,終於令前線記者聚積多時的不滿爆發。
高層曾阻發公開信
公開信表態的行動亦承受了巨大壓力,發起聯署的記者只有幾個人,而高層更曾出手阻止,但發起人堅持,幸後來得到越來越多記者支持聯署。有聯署人表示,一早料到無法改變高層的「河蟹」做法,但實在已忍無可忍。
一名聯署的記者寫下個人感受表示,他和其他參與聯署的同工,都沒有想過做英雄,或是為自己加添光環,亦不想過份浪漫和美化今次行動。他只「期望日後在歷史的長河中回望,我們能對我們的下一代說,我們問心無愧。」
曾任無綫記者的獨立評論人協會召集人呂秉權指出,無綫始終是本港觀眾最多的傳媒,今次事件後,北京可能會進一步收緊對無綫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