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齡78年 仍可再生

肝齡78年 仍可再生

【本報訊】屍肝再用為醫學界奇蹟。港大外科系主任盧寵茂表示,肝臟十分奇妙,不會老化,壽命可以很長。當屍肝移植予病人後,可以再生細胞,讓肝臟保持年輕,繼而持續使用。原來今次捐贈的肝臟已累積78年「肝齡」,打破歷年屍肝壽命紀錄。
盧稱現時本港無限制屍肝捐贈者年齡,過往曾有76歲離世長者,捐出屍肝救人,反映只要肝臟健康便可捐贈。今次涉及屍肝在捐贈者方先生身上用了67年,首次捐出後,再被病人蘇先生使用11年,已累積78年壽命。雖然今次受惠病人黃宏勝僅37歲,但因肝臟有再生功能,相信仍可長時間使用。盧希望本港未來的屍肝捐贈足夠,令該肝臟毋須作第三次捐贈。

乙肝病情受控

港大外科部肝膽胰外科及肝臟移植組助理教授黃楚琳表示,今次換肝手術有一定難度。因當屍肝首次移植到蘇先生體內後,肝臟血管與周邊組織出現黏連,並包圍肝臟,故醫生在今個手術過程要小心切出肝臟。所切出的肝臟血管、膽管長度要適中,不能太長或太短,如膽管太長,接駁後會影響血液供應,令膽管有機會收窄或萎縮,影響病人健康。今次取肝手術做了4小時,比平時多半小時至1小時,其間包括為屍肝作冰凍切片檢查,了解屍肝是否健康,排除無脂肪肝後才進行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