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昨日公佈的多個數據都差過市場預期,為當地以至環球經濟前景增添陰霾,加上市場擔心有大型藥業收購告吹,以至憂慮伊波拉病毒擴散等,拖累美股急挫,道指早段瀉370點,報15945點。
開市後15分鐘,道指跌290點,報16024點;納指跌77點,報4141點;標普500指數跌38點,報1838點。資金湧入美債避險,10年期國債孳息曾大跌33點子至1.86厘。
美國商務部公佈,當地9月零售銷售按月下跌0.3%,是四個月最差,跌幅較市場預期的0.1%為大。
製造業方面,10月紐約州製造業指數由9月的27.54降至6.17,遠低於市場預期的20.25。至於通脹,隨着油價等能源成本下降,9月生產價格指數按月下跌0.1%,與市場預期上升0.1%南轅北轍,是今年來首次下跌。撇除食物和能源項目,上月生產價格沒有升跌,市場原預期上升0.1%。與去年同期比較,9月生產價格上升1.6%,核心生產價格也上升1.6%,低於市場預期。
環球經濟陰霾及產油國減價夾擊,油價跌勢近期加劇,紐約期油年初至今累跌逾17%。國際能源署(IEA)早前又表示,隨着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已調低今明兩年全球每日石油需求增長預測,預計將創五年新低。IEA又指,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將遠差過之前估計,並估計油價可能進一步下跌。由於紐約期油由6月時高位107美元計,至今已跌逾25%,技術上已算踏熊市,前景難看好。
供應過剩 油價續下挫
IEA周二發月報,預估今年全球每天石油需求量僅增加70萬桶,較原先預估減少20萬桶,為五年來最低,為每日9,240萬桶。IEA指出,石油供應過剩可能是導致油價持續下挫的主因。IEA預期,美國11月每天產量將超過1,200萬桶,在明年底前都會維持這水平之上,產量繼續超過俄羅斯與沙地阿拉伯。
IEA又強調,全球經濟疲弱的確拖累油價,因此在產油國開始考慮減產之前,油價將只會繼續下跌。由於OPEC與非OPEC產油國不斷增產,9月全球每天石油供應量,增加約91萬桶至9,380萬桶。其中OPEC的9月每天產量達3,070萬桶,創13個月新高,是導致全球石油產量大增的原因之一。因為與去年9月相比,OPEC每天產量增加280萬桶;至於非OPEC產油國也增加210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