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反壟斷理論表面風光

國策解碼:反壟斷理論表面風光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為法國經濟學家梯若爾(Jean Tirole),其理論精髓是,由於存在訊息不對稱,單以限價方式管制壟斷行業,其實是徒勞無功,而必需從解決利益關係和提高訊息透明度入手。該理論已是國際學界共識,但恰恰戳中內地國企行政壟斷的死穴。梯若爾在中國的入室弟子張昕竹,多年來在內地推廣老師的理論不但屢屢碰壁,近月更被官媒斥為「裡通外國」,面臨牢獄之災。理論和現實的強烈反差,正側面反映內地壟斷利益集團的根深蒂固。
張昕竹1997年從法國圖魯茲大學經濟學博士畢業,師從梯若爾創立的「圖盧茲學派」,學成老師的理論後,立志報國,頭炮是參與內地電訊改革,結果被指「不符國情」而被否決。發改委今年指,美資高通公司存在價格壟斷,張昕竹以經濟學家身份作證稱,以價格管制壟斷是干預市場,卻被指與其國務院反壟斷專家身份不符,出賣國家利益,有內地媒體稱,現已失去人身自由。
中國最大的壟斷是國企行政壟斷,當局的管治方式是一刀切的價格管制,再另外給補貼,其過程黑箱作業,結果不但造成石油、電力、電訊等行業的低效經營,更形成龐大的利益輸送空間。梯若爾的理論,已經揭示這種模式的弊端,張昕竹擬在內地發揚老師的理論,自然不會有好下場。

記者:黃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