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家務護學生 師奶也佔領

放下家務護學生 師奶也佔領

【雨傘革命 第17天】
【本報訊】師奶也佔領,保護學生到最後。54歲的黎女士,經已佔領旺角達十多天,11日前,更開始徹夜留守彌敦道,目的只是為了讓大學生感覺到安全、被保護,讓正在拼命爭取民主的大學生能夠繼續走下去。而新移民婦女也自發走到旺角的佔領區做義工,發揮師奶料理家務的長處,更有效管理後援物資。
記者:彭美芳 黃靜薇 韓耀庭

佔旺者黎女士,和普通師奶一樣,平日飲茶、買餸,生活十分寫意,兒子讀碩士,生活無憂。她想起過去追求民主30多年,18歲起投票選區議員,多年來民主黨令她失望,現時只寄望學民思潮的中學生,「𠵱家只係靠班中學生,佢哋做得好好,比想像中成熟。」

「我會係最後一個走」

坐在彌敦道,一守便是十多個日夜,黎女士因已厭倦以往7.1、元旦等遊行習慣「行完就算數」,今次不能退讓、不能「和平散去」,晚上來佔領,早上10時回家梳洗,日復日,「人要有理想,我哋咁多年都得唔到,𠵱家仲返轉頭,民主倒退緊」。
兒子對香港已灰心,正計劃未來遠走美國,尋找學術自由的天空,而黎女士還是要留下來,「我不嬲都喺度,做乜要走?」兒子已長大,黎女士的媽媽年初去世,她無所牽掛,為民主拼盡去。
10月4日凌晨,佔旺者曾被警方重重包圍,她已作好準備被警察拘捕,「如果清場,我會係最後一個走!」
平日黎女士會為兒子「煲啖靚湯」,過去兩星期,黎女士晚出早歸,湯水無時間籌備,兒子惟有吃外賣,不時打電話查詢母親大人去向,又會問「幾時有湯飲?」夜深的旺角街頭,黎女士由附近的陌生人手中接過地蓆,瞓街多天,和大叔大嬸有傾有講,說政府說民主,說了一個又一個的晚上。她覺得近日越來越多師奶有公民覺醒的表現,起碼會討論政事,了解共產黨歷史。

楊媚一連多日留守旺角,自己的腸胃也轉差。 彭美芳攝

鼓勵新移民太太幫手

同一天空下,同根社總幹事楊媚到佔旺現場協助物資的管理,有三名女兒的她,大女和同學參加金鐘、銅鑼灣的集會,二女及小女兒年幼,留在家中。過去半個月天氣酷熱,楊媚多數喝水,腸胃也轉差,說要煲胡椒豬肚湯補一補。
過去兩星期,楊媚無法為女兒煮飯,小女兒又因為無人從旁督促,功課表現稍遜,不過女兒們叫媽媽放心到街上抗爭,明白母親憑良心做事。
師奶強項是主動,楊媚到佔旺現場「搵嘢做」,例如自發買黃絲帶、整理物資,也鼓勵新移民太太,探討香港的民主,不過旺角始終是品流複雜的地方,太太們不敢去旺角佔領區。楊媚指旺角無領袖,大家只知用單字稱呼對方,但自發的互相照顧,感覺如家人,互相尊重接納。
負責持家的師奶們,都想這場雨傘運動早日雨過天青,也希望可解決困局。但楊媚認為,政府不應只懂要求群眾散去,而是先回答學生普選的訴求,佔領的港人才甘心散去。

黎女士大讚中學生思想成熟,為了他們,會守護到最後。 彭美芳攝

金鐘佔領區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