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恐五年最差上季GDP或增少於7.4% 刺激政策或出台

內地經濟恐五年最差
上季GDP或增少於7.4% 刺激政策或出台

【本報訊】中國明日(15日)陸續公佈9月及第三季經濟數據表現,市場普遍預期在房地產市場持續疲弱下,第三季整體經濟(GDP)未有起色。彭博統計市場預期第三季經濟增速為7.4%,與第二季持平。亦有不少經濟師(附表)預期較第二季遜色,為金融海嘯後,2009年第二季以來低位,第四季仍需要有刺激政策出台支持經濟。
記者:周燕芬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再派定心丸,指外界誤解7.5%是個底線,其實所謂「7.5%左右」就是高一點、低一點都可以;關鍵在於就業有沒有增加,收入有沒有增長,意味今年很大機會低於7.5%。
中國經濟焦點仍在於樓市。法興中國經濟師姚煒認為,未來兩個季度相當關鍵。中央以至地方政府已公佈一系列政策穩定房地產市場,預期還會陸續有來。若政策能穩定人心吸引到買家入市,中國樓市以至整體經濟將可避免一場硬著陸;若第四季樓盤割價潮加劇,物業作為最佳投資對象的信心將被動搖。

總理李克強近日指外界誤解GDP增長7.5%是底線。 資料圖片

內房銷情失望

最新的9月經濟活動表現,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分析,9月或較8月份溫和回暖,但第三季整體經濟仍然疲弱,料增速跌至7.1%,政府料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瑞穗証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則認為,9月經濟表現與8月相若,未見有顯著好轉,這才迫使人行於9月底出手,放寬樓宇按揭貸款政策,至於10月會否反彈仍有待觀察。
固定投資仍然受制於房地產市場跌勢,雖然大部分城市已放寬限購令,瑞銀指「金九銀十」的樓市銷情仍令人失望,9月首四周41大城市交易量按年減20%。發展商相當審慎,新動工項目也在減速發展。而地產相關行業受壓增加,溢出經濟效應令製造業投資受壓,預期固定投資9月份只升14%。
至於外貿方面,交通銀行報告認為在外需整體向好的背景下,出口可望保持良好增速,同時10月滬港通即將開通,可能引發套利資金借助出口貿易管道流入拉高出口增速的影響,預計9月出口增速在11.5%左右。然而內需疲弱導致進口加劇跌至3%,貿易順差有所收窄。零售消費表現,中金認為9月零售總額按年增速回落至11.8%,主要受通漲升幅放緩拖累,實際增速預計較8月小幅上升,消費增速保持平穩。
另外,由於發電量亦有輕微回升,瑞銀料工業增加值可望由8月的6.9%回升至7.9%。
貨幣信貸市場方面,中金指9月新增貸款可回升至7,500億元人民幣,9月社會融資規模升至1萬億元。早前人行向五大銀行提供常設借貸便利(SLF),料9月M2增速回升至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