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 經濟學獎】
做人不能一本通書讀到老,行業管制也一樣。堪稱「管制大師」的法國經濟學家梯若爾(Jean Tirole),對行業管制各個環節都作出詳盡分析,令各地政府明白管制不能一刀切,要按市場特定情況對症下藥,他亦因此榮獲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昨天(周一)宣佈由梯若爾獨取今年經濟學獎800萬瑞典克朗(858萬港元),聲明簡單以一句表揚他「對市場力量和管制的分析」,概括他的得獎原因,並指梯若爾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經濟學家之一」,在多個經濟學範疇貢獻良多,但最重要的貢獻,當數「如何了解和管制有少數強勢公司的行業」。
處理寡頭壟斷 剖析成本
評審團指出,很多行業市場的價格、產量和品質,都受少數公司主宰,傳統經濟理論往往指這是完全競爭的後果,沒有好好處理寡頭壟斷問題,另一方面管制當局也往往不了解業內成本和產品品質。
經濟學界以前對管制問題的研究也不多,研究員和決策者都只找尋各個行業都通用的一般性原則,主張簡單的管制原則,像對壟斷者實施價格上限管制、禁止同一市場的競爭者合作,但准許價值鏈上不同位置的公司合作。
一刀切管制或壞多於好
評審團指梯若爾在1980年代引用博弈論和合約理論等工具研究管制問題,開創了新局面,論證了這些一刀切做法在某些情況有好效果,在另一些情況卻壞多於好,像價格上限管制往往令強勢公司有強烈誘因削減成本,對社會是好事,但很多時成功削成本後又變成賺取暴利,對社會變了壞事。
梯若爾又論證了行業內強勢公司合作訂價,通常對社會都是壞事,但這些公司合作分享專利權,卻對各方都是好事。他又論證很多國家的競爭法,都禁止以本傷人的割喉式減價,但報紙靠免費吸引讀者以增廣告收入、彌補賣報收入損失,卻無可厚非。他提出像信用卡、搜尋引擎、社交媒體這類靠搭建平台爭取另類收入的「平台市場」,不能實行一般價格管制,很多行業的管制也不能照抄其他行業的經驗。
梯若爾亦詳盡分析管制制度各個環節。對於管制者資訊不足問題,他提出管制者可提供多份設計精明但條件不同的合約,給受管制公司選擇。在管制架構問題上,他提出政府為防管制者與受管制公司串通,制度上應特別針對兩者合謀隱瞞資訊的風險。
評審團指梯若爾的分析提供了一個通用框架,針對行業情況用於從電訊到銀行等各方業的管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阿吉翁指各國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都加強管制銀行,但究竟要管到甚麼水平?梯若爾的分析在這方面很有用。
梯若爾亦是繼莫迪亞諾(Patriack Modiano)奪文學獎後,今年第二位奪諾貝爾獎的法國人。法國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稱這令法國吐氣揚眉,「對愛踐踏法國的人是記嗤之以鼻的回應」。
美聯社/諾貝爾獎網站
梯若爾小簡介
09/08/1953 生於法國特魯瓦
1976 在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取得工程學士學位
1978 巴黎第九大學獲得決策數學博士學位
1981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1984-91 擔任麻省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
1985 美國斯隆獎
1988 獲古根海姆獎
1991至今 出任法國圖盧茲大學產業經濟學系科學主任
1998 出任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