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 局】
香港政府自2010年恢復主動賣地後,地皮供應量大增,本港主要發展商吸納一定土儲後,開始「放慢手腳」,令中小型發展商有機可乘,而一眾中資內房企業亦在近兩年大舉進軍本港賣地市場。
內地房地產企業涉足本港樓市已成趨勢,是次夥拍英皇入標的世茂房地產(813),雙方早有合作基礎,今年中其主席許榮茂便以私人名義與英皇及另一內房企業明發集團(846)投得南區壽臣山豪宅地皮。早前招標的尖沙嘴中間道商業地,世茂更獨資參與。
出手越見闊綽
反觀佳兆業(1638)及富力地產(2777)都未曾在港有投地的紀錄,故是次可視為拓展市場的踏腳石。
除中國海外(688)及華潤集團等在港發展物業多年外,一向極少甚至從未在港發展物業的內房發展商,都突然高調競投政府地皮,並續現成功個案,出手更越見闊綽。
事實上,內房龍頭萬科夥拍新世界(017),於去年初以34.34億元投得西鐵荃灣西站六區項目,其後更多次以獨資及合資參與政府賣地及市建局項目。
保利置業(119)今年初更以逾39億元高價投得啟德地皮。
反而,長實(001)及新世界(017)兩大發展商已有超過一年未有投得任何土地,長實更連區內擁有大量發展物業的天水圍區亦放棄。
至於曾就大圍站入意向書的領匯(823),因只會參與商場部份,及表示項目不適合集團投資方向,故是次未有入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