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
雨傘革命持續逾兩周,繼「金融沙皇」任志剛直指滬港通若延遲開車,不排除內地存在政治考慮後,另一位財經界重量級人物、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亦認為,當前本港局勢可能成為中央發展國際金融的轉捩點,「若(香港)政治上出現混亂」,內地加快發展滬深在岸國際金融市場,「啟動Plan B(後備方案)係合理推論」。
記者:劉美儀 周燕芬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以小母牛香港分會主席接受訪問的梁錦松,深信中央自始至終,希望香港成功維持一國兩制及保持安定繁榮,多年來儘管內地國民生產人均總值「低(香港)咁多」,但當局從不間斷給予本港先行者優惠政策,「沙士後香港經濟唔掂,你阿松上嚟話畀多啲遊客訪港,就畀多啲遊客自由行,你哋話要CEPA就畀你簽CEPA……」。
誰着數誰蝕底存意氣之爭
他同意,香港亦對內地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這些「誰着數誰蝕底」的爭拗,當中存在一定偏見及意氣之爭,但港人若能設身處地,從內地處境理性分析,將心比己,會理解中央政府亦要平衡內地不同持分者的民意,「我哋香港講民意,人哋都要講民意」。
現任南豐集團行政總裁的梁錦松,2001年5月加入特區政府擔任財政司司長,2003年7月因買車事件辭職。任內中央公佈及實施港澳自由行,他與時任商務部副部長安民,簽署惠及本港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協議(CEPA)。
對中央政府就本港情況的了解,以至國際格局的掌握,梁錦松說從不擔心,「中央政府係好理智掌握得好好」,但眼見本港佔中現況,「中國其他地方的市民會點睇?會唔會覺得我哋仲窮過你,畀咁多優惠政策,希望幫到維護一國兩制,但(香港)都係搞成咁?」
無論商界或個人,他指香港政局形格勢禁,正常想法「梗有contingency plan(後備方案)……啟動Plan B肯定係合理推論」。
金融業在任何國家都是發展重鎮,他認為金融領域最重視規矩秩序,「最怕無法治」,金融服務亦一直是本港對國家發展貢獻最顯著的環節,倘若「呢個地方」出現政治混亂,「(中央)無可能再將金融中心的所有功能畀晒你」,必然加快推進滬深在岸市場的國際化步伐。
盼佔中化危為機 繼續繁榮
對於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指,不排除滬港通或因內地政治考慮延遲,梁錦松謂自己並無內幕消息,不便評論,但相信向有智慧的任總,所言出於善意。他個人覺得,佔中至今,對香港社會形成的撕裂已極嚴重,「不可避免,或多或少,香港經濟係會受到影響」。
他期望,集會人士、學生、市民及領導層,均能秉持智慧及心存真愛,化危為機。抗爭者亦要思索,行動「對香港長遠有利定受損」,盼香港能恢復法治、理性自由、繁榮穩定,「繁榮唔係淨係商家佬有錢大晒嘅事」,經濟受損,他說全世界任何社會「都唔穩定」,民生亦是輸家,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