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銅鑼灣霎東街過去兩年先後有兩幢銀座式商廈樓花拆售,由恒生銀行創辦人之一梁昌家族發展的OLIV一直賣剩三層貨尾,至近日終劈價超過五成散貨,呎價低見2萬元,與一般商廈無異,同廈其他業主即時「坐艇」醞釀蝕讓潮。
OLIV全幢24層,當中18層於去年2月以樓花姿態拆售,本來全數獲預留,成交價6,931萬至8,778萬元,呎價3.7萬至4.2萬元,平均呎價3.86萬元。但因政府突然出招打擊工商舖,當中有四層買家褪軚。物業今年初入伙後,仍有三層未獲買家承接,故業主亦推出多項優惠吸引買家。
二手業主即「坐艇」
至近期,10、20及21樓三層餘貨終獲買家承接,成交價急跌至3,782萬至4,680萬元,呎價只有2萬至2.37萬元。其中21樓全層,1,891方呎,業主原叫價每方呎逾4萬元,物業入伙後已降至每呎3.4萬元,最後更以呎價2萬元售出,累減超過一半。若與該廈呎價最貴的23樓單位相比,更大幅貶值52%。
由於大廈呎價跌至新低,二手業主紛紛沽貨無望,因為購入成本較高,普遍放售價都較購入價調高10%至40%不等。有高層業主原本以8,500萬元放售,因項目呎價跌至新低,故減價至8,000萬元吸引買家,賺面僅賺70萬元,扣除使費將蝕本離場。
OLIV以銀座式商廈作招徠,希望吸引餐飲租客承租,但入伙以來出租率未及一半,業主每層叫租約14萬至18萬元不等,惟市場錄得的成交月租約12.8萬元,令大部份業主租售俱難。
毗連OLIV的The Sharp,發展商金朝陽(878)去年一月拆售29層單日售罄,呎價最高達4.81萬元,較OLIV更貴,而且項目明年第三季才入伙,無疑令投資者更具壓力。現時大部份業主都有推出市場放盤,普遍較購入價調高一成以上放售。而有投資者購入的29樓全層,以6,500萬元放售超過一年未能售出,剛減至6,300萬元放售,減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