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氣預報能讓市民為翌日出門做好準備,原來每次預報的準備工作,要由出鏡的「天氣小姐」或「天氣先生」一手包辦。由天文台首批內部訓練的80後「天氣小姐」透露,每次預報由化妝、撰稿、錄影、剪接到傳送片段予電視台,一手包辦。9年經驗的科學主任,最近因新節目到大帽山頂拍攝雲海,首次見識香港美麗的另一面。
記者:陳凱迎
80後「天氣小姐」李鳳瑩接受政府新聞網訪問,講述自己的入行經過和工作點滴。李在大嶼山長大,因常受天氣變化影響,熱衷研究氣象。她剛畢業時天文台並無空缺,惟有先到會計師樓任審計師。3年前終於入職,是天文台首批訓練的「天氣小姐」,訓練過程會邀請香港電台的主持人分享出鏡技巧,讓李明白要表現自然,就要與攝影機產生感情,透過攝影機跟觀眾說話。
科學主任拍雲海感震驚
天文台資訊的準確性偶有受到質疑,李認同其工作責任重大,撰稿過程讓她更了解市民的需要,發出暴雨和颱風等警告時,都要非常謹慎。每次預報天氣前,李都要與同事開會商討天氣預測,然後就要靠自己「一腳踢」化妝、撰稿和錄影等。
李的前輩楊漢賢也憶述,自己初入行就遇上10號颱風,由家返回天文台的過程已因塌樹驚險重重。擁有19年經驗的楊表示,要留意鄰近地區天氣才能準確分析香港的情況,世界各地的氣象部門更每日約定每3小時同步觀察天氣,彼此交換資料,再各自分析。
楊最近製作新推出的節目「氣象冷知識」時,對香港景色感到震驚。節目介紹季候風和天文台測量儀器等,其中一集邀請攝影高手到大帽山頂拍攝雲海,楊說,拍攝過程讓他大開眼界,也讓他知道雲海原來在春天某些情況下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