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雨傘運動三個佔領地區各有特色,銅鑼灣近日衝突較少,被視為最和平的佔領區。昨周日假期,不少家長帶子女到場,有市民自發進行摺紙傘行動,吸引兒童加入,民主廣場的一角變身成親子廣場。銅鑼灣佔領區前幾天已化身街頭藝術區,有大型的撐佔領裝置藝術展覽。東面一邊既有自發的義教教室。
昨日有留守市民自發摺紙傘,希望以色彩繽紛的紙傘,點綴軒尼詩道。有家長帶子女經過時,被紙傘行動吸引,帶子女加入佔領行列,幫忙摺紙傘,有市民更不斷捐出顏色紙延續行動,開闢出親子廣場。
任職中學老師的曾先生,原本獨個兒參加佔銅,卻忽然成為摺傘「導師」。他說最初只為打發時間,但其他素不相識市民不斷加入,令他變成摺紙導師,昨早更不斷有支持佔領的家長帶子女加入接力,幼兒摺紙興趣班便誕生。
上學校沒有的政治課
他希望摺紙傘行動能將民主訊息傳遞,「向小朋友播下民主種子,就好似紙傘佈滿軒尼詩道般遍地開花」。 他又指,摺紙傘方法,是在金鐘佔領區學到,就像運動精神般帶到各區。
育有兩名子女的胡女士,昨帶14歲的女兒及5歲兒子佔銅。她說,政府忽視民意,拒聆聽市民的民主訴求,認同要用佔領行動爭取真普選,「香港有真正民主制度,先可以抵抗內地蠶食香港核心價值」。她說,有朋友曾指佔領區危險,不宜帶子女參加,但自己曾到齊三個佔領區的民主廣場參與集會,認為銅鑼灣較平靜,可放心帶子女參與,希望子女能學到學校無法學到的政治課。
另外,七年前由台灣嫁到香港的楊小姐亦出一分力。早前他帶同兩名5及3歲兒子去到旺角彌敦道集會場地,貼上鼓勵字句,支持學生。她視香港是第二個家,但發現香港社會都是大人話事,學生都不許出聲,下一代的說話備受忽視,甚至滅聲,現時政府更單方面中斷跟學生對話,這樣做極之不對。